7月8日,华北电力大学“红绿冀行”实践团队走进南王庄村合作社大棚基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技术实践与交流活动。队员们在大棚中深入学习并亲手操作西瓜嫁接技术,与当地技术人员和农户围绕科技种植的实际效益展开深入探讨。
活动伊始,技术员详细讲解了西瓜嫁接的技术原理与操作要领。他以抗病性较强的南瓜为砧木、优质西瓜苗为接穗,现场演示了切砧、削穗、贴合、绑扎的全过程,强调切面必须光滑平整、贴合严密,才能有效提高嫁接成活率。“每一个细节都关系到幼苗能否顺利生长,一点也马虎不得。”技术员一边操作一边叮嘱。
随后,队员们分组进行实践。起初,大家动作生疏:有人下刀角度偏斜,有人绑扎过紧压伤接穗,还有人对接穗长度把握不准。在技术员和农户的耐心指导下,同学们逐渐掌握了技巧,动作也愈发熟练。一位队员在成功嫁接一株苗后兴奋地说:“原来现代农业远不是想象中那样简单,科技背后是对细节极致的追求。”
完成嫁接实践后,团队与几位农户交流。农户刘大娘分享道,自从推广嫁接技术,西瓜的抗病能力明显增强,产量提高了约20%,收入也更稳定了。“现在我们都挺愿意学新技术,合作社经常组织培训,还有专家下来指导,种地越来越有盼头。”她笑着说道。其他农户也反映,尽管技术带来诸多好处,但种植过程中仍面临天气异常、市场价格波动等挑战,希望合作社能在农业保险和订单种植方面提供更多支持。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队员们掌握了基础农业技能,更深刻体会到科技赋能农业的重要意义。大家表示,将把所见所所学转化为推动绿色兴农、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