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荣昌卤鹅的出圈,大量游客从五湖四海奔赴荣昌品尝美食。如果你以为荣昌卤鹅的爆火全靠引流带货,那就太小看这只鹅了。殊不知,这场“卤鹅外交”的背后,是一只鹅跨越300多年的传奇故事。
城乡统筹发展网讯(记者 刘 辉)4月24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5第二届重庆低空飞行消费周新闻发布会。荣昌区政协副主席程昌耀介绍,活动期间荣昌区分会场将以“天上飞的新体验”与“地上火的老味道”双线联动,打造“低空瞰景、舌尖品香”的立体消费盛宴。
11月中旬的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已进入黄精和药用木瓜最佳采收季节。沿着山道蜿蜒向上,两侧大山的褶皱处,忽然闪出一块挂满黄澄澄果实的“鸡窝地”“巴掌田”。“那就是药用木瓜!”华溪村党支部书记王祥生说,“华溪都是山,我们就利用这些‘鸡窝地’‘巴掌田
岁末漫步重庆市奉节县,空气中弥漫阵阵橙香。果农们在果园中穿梭,忙着从树上采摘脐橙,打包、贴单、装车,准备运往全国各地。
眼下,柚子是重庆水果市场的主角之一。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福建、海南等外地柚更受欢迎——与地产柚相比,它们价格更高,卖得更好,站上了柜台的“C位”。
从2022年首次“踏入”松潘高原,历时近3年,来自重庆的蚕豆品种终于扎根松潘、“绽放”高原!
近年来,巴南区深入践行“文旅富民”战略,以活化利用独具巴渝风格、巴县传统和巴南特色的传统民居为抓手,探索资源盘活新模式,挖掘乡村旅游新亮点,打造“巴县老院子”文旅区域公用品牌,让隐匿在时光沉淀里的巴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
初冬时节,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的桐木油茶丰产林示范基地内,油茶花竞相开放。
立冬时节已过,在重庆市垫江县普顺镇红岩村再生稻示范基地,田间仍是一片金黄,一台台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轰鸣的打谷机将稻穗变成饱满的稻粒,三轮车满载着成袋的稻谷在田间飞驰……
长江之滨,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的十里蔬菜长廊一片翠绿。一颗颗圆润饱满的甘蓝,仿若镶嵌在田间的“绿宝石”。 近年来,咸宁市依托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着力做强做优“嘉鱼蔬菜”“咸宁桂花”等品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黔江区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先行突破,全区人才总量超过14万人,建成国家级“双创”平台6个、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柔性引进重庆市蚕业总站、重庆工商大学等专家服务团4个,建成渝东南地区体量最大的人才公寓,综合科技创新指数居渝东南地区首位。
当前科技小院在推进农业人才培养中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产教融合深度不够、服务供需结构性错配、科技力量在基层布局不均等。建议从机制创新、人才壮大和服务配套三方面着力破解这些制约因素,建立健全科学、协同、高
10月26日至27日,第四届四川省大学生乡村振兴网络主播大赛决赛在四川天府新区煎茶街道天府微博村举行。本次大赛由四川省教育厅主办,四川音乐学院、四川天府新区煎茶街道办事处承办,四川天府新区统筹城乡和农业农村局协办。
为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干部人才专业优势,助力推动村集体经济连片高质量发展,夯实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支撑,2024年5月,同义村聘请江安剧源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云华担任江安县江安镇同义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职业经理人,为同义村注入人才活水,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刚刚结束的十一黄金周,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铜井镇的一隅,“桃溪山居”民宿管家杜纪伟忙得不可开交,面对满员的盛况,杜纪伟并不吃惊,“这样的热闹,几乎每个假期都会上演”。
重庆市级非遗陈麻花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磁器口陈麻花创始人。1998年开始在磁器口附近挑担售卖麻花,2000年至2007年以个体户身份在磁器口经营麻花生意,2012年至今任磁器口商会副会长、沙坪坝区人大代表。
近日,青岛莱西市高素质农民培育稳产保供乡村振兴班顺利结业。此次培训班汇聚了来自莱西市的100名学员,他们来自农业不同领域,涵盖家庭农场经营者、合作社负责人、村干部、返乡入乡创业创新者以及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服务人员等广泛群体,共同为乡村振兴事业蓄势待发。
近年来,峡江县厚植乡土人才成长沃土,在11个乡镇86个村成立了产学研一体化的“乡土人才工作室”,推动人才与产业同频共振,为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引擎”。
“好端端地种水稻,怎么又想着去养青蛙?”重庆市俊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俊刚提出养黑斑蛙时,同行和乡亲都投来不解的目光。这件不被大伙儿看好的事被他干成了,种出来的“蛙稻米”还被授予为重庆绿色农产品。
40年来,他的足迹遍访大溪乡13个村45个村民小组,还自费前往湖北、安徽、浙江多地探访,写下150余万字的《大溪乡志》,记录了该乡从公元前4500年到公元2016年的变化,包括人文历史、移风易俗等方方面面。
近日,奉节县草堂镇欧营村的村史馆里,许多游客被“天生欧营”展厅里的欧营村柑橘产业的发展历程和乡土文化所吸引。
在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下塘乡吕畈村樟树广场,有一棵400多年的老樟树,是玉山革命火种传播和燎原之地。
6月23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委获悉,为充分挖掘村歌艺术资源,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助推巴渝和美乡村建设,根据《“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工作方案》要求,首届巴渝和美乡村村歌大赛启动,即日起,符合条件的村民均可报名参加。
汽车一路驶向大山深处,沿着盘山路向上攀升,旋即视野豁然开朗。层峦叠嶂之间,一栋黄墙黛瓦、形制古朴的建筑映入眼帘。
6月1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音乐会在浙江省建德市三都镇镇头村文化礼堂举行,来自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师生为村民即兴演出并对村民乐队的演奏进行专业指导。
近日,在铜梁区白羊镇水碾村4组的黄桷小院,村干部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讲。
近年来,江苏涌现出一批美感和内涵兼备的乡村书房。以溧阳市天目湖畔方所文化村天目书塔等为代表的书房,建筑设计别致,在丰富当地群众精神生活的同时,也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旅打卡地,吸引不少游客携家带口、呼朋引伴前来,用书香浸润心田。
近日,江北区铁山坪街道开展了“垃圾分类新时尚,青年志愿在行动”系列垃圾分类主题活动,以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
城乡统筹发展网讯(记者刘辉)4月25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与永川区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将共同打造生态环境监测和环境应急区域平台,这也是重庆市生态环境领域首个区域平台。
4月23日,由中国环境报社联合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2025年美丽长江生态文化作品征集宣传活动”正式启动。活动以“传承长江文脉 共绘万里长卷”为主题,面向社会各界征集摄影、书法、AI海报三类生态文化作品,旨在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长江大保护,推动
近期,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荒沟片区的一块闲置地焕然一新,曾经杂树横生、荆棘遍布的荒地被改造为集登山步道、停车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绿地,成为周边居民休闲的新去处。
近日,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诸佛乡庙池村,沐浴在初冬的阳光里。趁着天气晴好,不少村民在地里忙碌着。
“来来来,拉拉渡啦,体验不一样的古渡,感受古镇风情咯!”10月24日,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洪安古镇清水江,“拉拉渡”穿梭不停。
为进一步提升春江路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营造更加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春江路社区近日启动了人居环境优化项目,旨在系统推进社区生态体系构建,优化和美化社区院落环境,以满足居民对公共空间日益增长的需求,并提升居民的动手能力、参与意识和居住幸福感。
近年来,多种形式的现代农业、循环农业在乡村地区不断涌现,成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个“细胞”。山西省晋中市祁县峪口乡中梁村积极践行农业“特”“优”战略,大力发展鱼菜共生循环农业模式,延伸了产业链条,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
为进一步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助力乡村振兴,诸暨市烟草专卖局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持续深化农网建设,引领农村消费市场升级,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穿过青石板步道,游客们推开双扇木质大门,眼前顿时一亮:花团锦簇、庭院深深的结庐小院,坐落于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新建村。
8月26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系列第18场主题新闻发布会,巫溪相关负责人围绕“坚持生态优先 推动绿色发展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巫溪力量”作主题介绍,并回答媒体记者和网友提问。
回应时代发展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已然成为重要政治任务,这项工作需要以更高标准和更务实的态度持续推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走深走实、夯实基层基础、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三个维度的实践要求,既明确了增强农村基
在时代的浪潮中,基层干部如同扎根大地的坚实基石,承载着乡村振兴的重任与希望。重庆市云阳县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于3月21日启动县管副职领导干部进修班,这不仅是对干部队伍建设的深刻洞察,更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践行。
在时代的浪潮中,基层干部如同扎根大地的坚实基石,承载着乡村振兴的重任与希望。重庆市云阳县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于3月21日启动县管副职领导干部进修班,这不仅是对干部队伍建设的深刻洞察,更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践行。
“万宝村,人心齐;家家户户讲规矩。共十条,要牢记;发扬社会新风气......”在荣昌区直升镇万宝村党群服务中心户外宣传栏上的村规民约格外醒目,短短十二句内容涉及移风易俗、邻里互助、环境卫生、公共秩序等方方面面,读来朗朗上口又通俗易懂。
近日,大足区三驱镇铁桥村重庆农足汇农业有限公司稻虾种养基地内,业主郑川正召集人手,为新一轮冬虾育苗作准备。
9月13日,我市柑橘领域专家来到开州区白鹤街道登云村,对市农技总站建设的“柑橘-大豆”间套作种植模式进行了现场测产。实测结果显示,大豆套作平均亩产94.31公斤,按照每公斤6元计算,每亩新增产值565余元。
雪花村位于海拔1200米的高山,是原雪花乡政府所在地,全村483户1483人,基础条件较好、产业巩固。
自2021年5月成为市委宣传部帮扶集团结对帮扶县以来,石柱已迎来2批队员驻村帮扶。首任驻村干部与现任驻村干部们传好“交接棒”,积极发展产业、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用心用情跑好这场石柱乡村振兴“接力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