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破茧与赋能:北碚夜校如何点亮乡村女性“话语权”之光?

2025-08-18 09:53:56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

2025年7月15日,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学生吴沁怡、魏秋妙组成的“博爱青春”实践团队奔赴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开展“乡村女子职业教育与夜校赋能路径”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课程参与及数据分析,团队揭示了当地女性在职业教育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深入探索了夜校模式如何成为激活乡村“她力量”的关键抓手。

调研直击:乡村女性职业教育困境凸显

静观镇地处山区,经济以农业为主,但女性在职业发展与公共事务参与中仍面临多重挑战。调研发现,部分女性因家庭责任或经济条件限制未能完成义务教育,智能手机使用、基础读写能力薄弱成为其融入数字社会的“第一道门槛”。与此同时,传统农业技能培训与市场需求脱节,女性难以通过技能提升实现家门口就业。更值得关注的是,家庭决策中女性话语权缺失、公共事务参与度低等问题普遍存在,反映出性别平等观念在基层的渗透不足。

夜校实践:四大课程构建赋能体系

针对上述问题,静观镇“悦知·妇女夜校”以需求为导向,创新推出四大课程模块,形成“技能提升+权益保障+社群支持”的立体化赋能模式:

健康与数字素养课:针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女性,开设智能手机操作、基础识字课程,帮助其跨越“数字鸿沟”;

社群互助平台:推动村内建立女性微信互助群,解决女性“带娃与学习”的矛盾,提升互助积极性;

性别平等与法律课:通过案例分析普及反家暴法,鼓励女性参与村务决策,增强其社会认同感;

职业技能培训:结合当地花业、苗绣产业需求,开展电商运营、非遗技艺实操教学,助力女性创业增收。

“以前卖花只能自己去市区,满街吆喝,现在学会了直播,自己就能接订单!”参与夜校的村民李娟展示着手机里的订单记录,眼中满是自信。

路径分析:夜校如何激活“她力量”?

本团队在调研报告中指出,夜校模式通过三方面突破传统困境:

精准供给:以“妇女教妇女”的同伴教学模式,上门服务,提升课程接受度;

资源联动:整合社工组织资源,提供免费培训服务;

观念革新:通过性别平等课程和公共事务实践,推动社会从“女性宜居家”向“女性能引领”的观念转变。

“夜校不仅是学习场所,更是女性重建自信、争取权益的阵地。”当地村委会王女士评价道。

此次调研为乡村女子职业教育提供了鲜活样本。正如村民张阿姨在结业仪式上所言:“夜校让我知道,女人不仅能种地,还能当老板、管村务!”随着夜校模式的深化,一幅女性赋能乡村振兴的新图景正在巴渝大地徐徐展开。(通讯员:吴沁怡)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