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下午,《重庆市川剧保护传承条例(草案)》提请重庆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这对于传承历史文脉,推动川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川剧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川渝地区最具地域代表性的本土传统文化。重庆市文化旅游委主任冉华章介绍,为解决川剧发展存在的从业人员紧缺、发展传承生态链条断裂、发展政策与保障力度不足等问题,根据川渝两省市人大常委会协商决定,有必要采用协同立法形式,从制度建设层面强化规范和保障。
据了解,两地条例草案在主要内容、体例结构基本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又各自突出川渝特色。在立法过程中,川渝有关方面多次就立法思路、框架结构、主要内容以及文字表述等进行了协商,并达成共识。
《重庆市川剧保护传承条例(草案)》共27条,在川渝合作方面,草案就川渝两地建立合作机制、合作内容、人才培养、文化交流等作出了规定。规定川渝两地建立川剧保护传承合作机制,定期联合举办川剧节、青年演员赛事、学术交流等活动,支持川渝两地在剧目传承、创作、演出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川渝川剧艺术表演团体联盟,联合打造川剧艺术精品。(周闻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