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网讯 9月19日,《重庆市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新闻发布会举行。发布会上,市委网信办主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吴勇军介绍了《重庆市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的有关情况。
一年来,重庆市网络强市建设加快推进,创新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赋能发展作用日益明显,普惠发展效应持续释放,安全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开放发展成果更加丰硕,全市信息化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年)》显示,重庆市信息化综合发展水平排名全国第9,电子政务、信息技术创新、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等19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梯队。
吴勇军介绍,为全面立体呈现我市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的成效,市委网信办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了2024年全市及各区县互联网发展成效评估,重点展示网络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为民惠民等9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
网络信息技术创新活跃
高性能通用基带信号处理等一批关键信息技术攻关突破,赛力斯上线首个全车型多元动力一体化智能平台,西南集成研制国内首款卫星互联网芯片,金凤实验室荧光明场多功能数字切片扫描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市设立全市首个诺贝尔奖工作站,打造12个国家级重点培育中试平台,沙师弟等9家科技企业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启动建设国内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开源社区,千里智驾多模态强化学习大模型行业领先,长安天枢大模型实现拟人化交互智能。公积金联盟链实现公积金提取秒办、公积金贷款征信报告自动获取等多项创新应用,区块链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服务1700余家企业,融资结算460亿美元。
信息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全市每万人拥有5G基站34个、位于全国第一梯队,宽带用户下载速率位居西部首位,持续打造自主可控视联网,建设“一网两线”异构主备政务网。IPv6用户连接总数4723万、占比92.4%,重点领域门户网站IPv6支持度全国第2。启动“疆算入渝”工程,建设重庆—哈密算力骨干网络,建成全国首条基于V2V协议跨省算力传输网络,国家(西部)算力调度平台实现6省市、超20000P算力统一调度。移动物联网用户达到5191.93万户,同比增长22.32%。工业互联网国家顶级节点覆盖西部10省市,标识解析量超过426亿次。
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提质扩面
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数据调用达23亿次、数据共享需求满足率95%。汽车、医保等行业成功入选可信数据空间国家试点,上线全国首个数字资产平台,上架数据产品8400余个,数据交易额超9亿元。
互联网持续赋能高质量发展
全市数字产业9910亿元,同比增长6.1%,获批全国北斗规模应用、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应用试点城市,赛力斯、长安等“重庆造”汽车智能化水平全国领先,软件产业规模和增速分列全国第八和第七,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加速向万亿级产业迈进。打造全国首个山地丘陵农机智造产业园,美的重庆成为全市首家全球“灯塔工厂”,落地抖音集团懂车帝全国总部,发布零碳智慧企业、零碳智慧园区行业标准,京东方入围首批国家级无废工厂,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70家、绿色园区16个。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有力拉动消费增长,全市网络零售额达2282亿元,同比增长13.56%。
互联网持续赋能高品质生活
智慧教育平台累计访问量突破4.9亿人次。建成互联网医院116家、同比增长19.6%。成立国内首个西部电影科技创新中心,高品质文化生活惠民智慧场景发布3.1万场文化活动,惠及人群超过3200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数字交通服务网民感知情况位居全国第一梯队。实施千万流量·数字乡村聚力行动,2024年全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超225.8亿元,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达43%、跃居西部第一。
互联网持续赋能高效能治理
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持续提升,数字政务服务赋能减负增效,深入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关停政务应用程序100余个。政务信息公开力度持续强化,网上政府创新发展排名全国第6。网络综合治理有力有效,“让车友更懂重庆车”“背篓专线”“扁担轮渡”刷屏出圈,现代化新重庆“网感”不断提升。深化“清朗巴渝”专项行动,依法关闭违法网站185个、处置违规账号248个、清理网上不良信息3万余条,全市网络生态清朗指数83,城市网络形象指数位列全国第三。
网络与数据安全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组建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数字经济智能与安全、数字交通智能安全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网络空间安全监测与治理等7个重点实验室。全市网络安全业务收入达34.16亿元、同比增长7.96%。网络安全自主发现率97.8%、同比提升19.8%,网络安全风险及时处置率、政务数字化应用网络安全前置审查率达100%,市民网络安全知晓度排名全国第一。
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稳步提升
全市网民规模达2495万人、同比增长5.6%,互联网普及率达78.2%、较上年提升4.18个百分点,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28.3个小时、较上年增加5小时。旅行预定、网上支付、网约车用户规模分别增长20.8%、10%、8.4%。
互联网开放合作纵深推进
持续建好数字合作“成渝圈”,打造成渝“5毫秒”城市圈,成都、重庆枢纽节点实现网络“一跳直达”。355项“川渝通办”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中,80%的事项实现全程网办。持续扩大数字合作“国内圈”,加快建设“疆算入渝”项目,推进航(货)运贸易数字化创新,上线陆海新通道数字单证等场景应用,助力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持续拓宽数字合作“国际圈”,落地渝新跨境电商数字金融服务平台,优化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性能,提升服务东盟国家能力。2024年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近400亿元。
吴勇军表示,今年,重庆市对全市和各区县互联网发展成效开展评估。综合显示,重庆市互联网发展指数85.86,主城都市区发展指数为87.48,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发展指数为84.25,较上年有所提升,其中“两群”地区与主城都市区互联网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文/ 樊洁 审核/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