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安全装了个摄像头,家庭生活却被24小时直播;点了一下网络广告,后台却“默默”安装多个病毒程序;网上遇到“真爱”,不料却是“杀猪盘”……网络安全很宽泛,却又很具体,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9月15日,2025年重庆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在綦江区举行。今年的网络安全宣传周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今天,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网络安全观?网络安全又面临着哪些风险和挑战?又该如何筑牢网络安全屏障?
▲9月15日,2025年重庆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在綦江区举行。重庆市委网信办供图
01
2018年,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深刻影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各领域安全。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在信息时代,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大主权空间,是国家主权延伸的新疆域。然而,网络空间风起云涌,并不太平。如2024年,微软全球蓝屏事件导致多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停摆;黎巴嫩多地多人携带植入炸药的传呼机,被同一时间通过电子信息远程引爆......
如今,网络空间正加速演变为战略威慑与控制的新领域、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平台、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新阵地、信息化局部战争的新战场。可以说,网络安全是数字时代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
网络安全是经济社会稳定运行的前提。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深度嵌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网络安全与否直接关乎经济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金融、能源、电力、通信、交通、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其安全直接关系国计民生与公共利益,是境外网络攻击的重点目标。如2017年,勒索病毒WannaCry席卷150多个国家,导致众多医院、工厂瘫痪。一次攻击,就可能导致一个国家电力瘫痪、银行破产,乃至铁路、航空等交通中断。
网络安全直接关系到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守不住网络安全的底线,数字生活就不会美好!从贷款公司无底线的恶意恐吓、骚扰,到广告电话的“精准营销”,从AI换脸造黄谣,到克隆电子身份进行网络诈骗......互联网时代,人民群众的个人信息、交易数据、隐私权益都在网络中存储和流转。一旦被不法分子收集、贩卖、滥用,可能会使人民群众遭受巨大财产损失乃至面临生命的威胁。
网络安全防线,是数字时代国家主权的新边界、公共安全的护城河、幸福生活的保护罩。筑牢数字时代的国家安全屏障,人人有责,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近日发布《国家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和明确网络安全事件报告流程和要求。王鹏 作/新华社
02
加快提升数字时代安全保障能力,就是在守护国家安全。
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预防,从分类施策转向系统治理——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网络安全领域顶层设计,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完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网络安全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大幅提升,为防范和化解各类网络安全风险提供了坚实保障。
但与此同时,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空间的安全威胁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化。
网络空间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一方面,从“芯片”卡脖子,到软件平台封锁,再到意识形态的灌输,世界大国日益把网络空间当成博弈主战场,把信息化作为国家战略重点和优先发展方向,抢夺互联网制网权、高新技术主导权。
另一方面,境外攻击日益呈现出组织化、规模化、持续化等特征,并从单纯的虚拟空间破坏延伸至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物理损害,严重危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管理漏洞与技术漏洞交织并存。一方面,某些领域个别单位在网络安全方面,存在管理制度缺失、权限管理混乱、移动存储设备混用等问题,安全意识淡薄和防护措施不足,给攻击者可乘之机,甚至不乏“内鬼”主动窃密、泄密。
另一方面,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快速发展,也对政务安全、数据治理、个人信息保护等带来挑战。
利益侵蚀与犯罪手段不断升级。从赠送高价值游戏账号,到贿赂虚拟货币;从打赏主播洗钱,到跨境电商“套现”;从“克隆”声音的诈骗电话,到AI生成的虚假视频......新技术应用的同时,其背后的安全隐患也引发全民关注——每一次技术迭代升级,都为各类网络黑灰产业提供了新的“土壤”。
当前,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风险威胁日益突出,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泄露风险持续增大,网络安全漏洞风险依然严峻,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应用带来新的网络安全风险,网络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复杂。
▲重庆南岸区铜元局芭蕉湾社区,反诈宣讲现场,辖区老人正在认真观看反诈手册。特约摄影郭旭 摄/视觉重庆
03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风险,如何构建起更为坚固的网络安全防线,成为时代重要课题。
要不断健全网络安全制度机制。进一步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以制度建设助力构建大网络安全格局,加快建设整体、纵深、梯次网络安全防线,推进网络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
要强化技术防护与人才培养。网络安全的根基在人才。加快建设网络安全防线,需要一体推进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建强网络安全实训平台,持续加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大力发展网络安全产业,不断提升“云网数端用”一体化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夯实数字城市网络安全防御体系,增强重要行业领域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有力保障城市数智安全。
要持续加强网络安全治理。加快建设网络安全防线,需要强化网络安全风险大排查大整治,针对网络谣言、电信诈骗、个人信息保护、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问题,开展常态化专项整治;加强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和数据安全治理,开展政务数据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和促进数据跨境流动;加强跨境执法司法合作,共同打击网络犯罪,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增强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加快建设网络安全防线,需要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以人民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常态化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千人万场”网络安全进基层活动,提升群众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维护网络安全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一个企业和网民的共同使命。只有当“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理念真正深入人心,我们才能建立起更加坚强有力的网络安全防线,筑牢数字时代网络安全屏障,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