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云端”握手“凉都”!第三届川渝气候经济大会在奉节召开—— 气象黑科技点燃“避暑GDP”,一场峰会带火11城“清凉生意经”

2025-08-25 13:15:38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  作者:记者刘辉

8月21日,第三届川渝气候经济发展大会在重庆市奉节县召开

城乡统筹发展网讯 8月21日,第三届川渝气候经济发展大会在重庆市奉节县召开。本次大会以“挖掘生态产品气候价值,释放气候经济发展潜能”为主题,由重庆市气象服务中心、四川省气象服务中心联合主办,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卫星遥感数字化应用创新重点实验室等机构共同支持。国内知名专家、川渝省级部门领导及两地文旅、气象、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川渝气候经济发展。

大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及《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相关要求,探索挖掘川渝地区生态产品气候价值和转化路径,释放旅游、康养等气候资源经济转化潜能,增添地区生态旅游、康养等绿色发展动能。

多名与会专家、代表带来了精彩主题报告,从不同维度为川渝气候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其中,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后强以“量子思维”为切入点,为构建巴蜀极端气候应对系统提供新思路;成都市温江区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正斌分享了“气象小院”模式,展示了气象服务与文体旅商养融合发展的成功实践;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副主任李永华深入分析了奉节气候生态资源的独特价值与转化路径;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正研级高工吴英通过典型案例,生动诠释了气象服务在生态价值转化中的关键作用;北京林业大学张颖教授系统阐述了以森林碳汇和康养为例的气候资源优势转化模式;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常委周伟则从传播角度,探讨了传媒力对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推动作用。

川渝地区立体气候特征显著,拥有丰富的气候生态资源与独具特色的优质气候生态产品,具备发展气候经济的天然优势。大会围绕气候资源经济转化与价值核算、旅游气象安全与气候康养等发布了相关成果和未来计划。

近年来,川渝气象部门持续深化气候资源经济转化路径和模式研究,充分发挥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气象与医疗健康重点开放实验室以及成都高原气象研究院等平台作用,推动气候资源“变现”成果显著。以奉节县为例,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助力奉节围绕“三峡凉都”资源,设计8条旅游路线,打造三峡之巅日出、金凤云海等气象景观观景台,将气候资源有效转化为旅游资源。据统计,2023年奉节“三峡凉都”避暑季单日游客最高7.5万人次,带动周边490家市场主体、3500余名居民增收。

针对旅游气象安全,大会指出,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旅游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需构建精密气象监测网络,推动景区与气象部门建立实时联动机制。目前,重庆黑山谷景区索道、奥陶纪景区蹦极项目等已实现“一点一策”精准熔断,为游客安全筑牢防线。

同时,依托优质气候条件,川渝气象部门持续推动三峡库区气候资源向旅游、康养资源转化,开展全市气象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共发掘气象旅游资源单体383个,加强云海、星空、雪景、雾凇、夜雨等气象景观报和赏花、观叶、采摘等物候景观预报服务,助力66个区县、景区发展气候康养品牌。  

签约仪式

大会还举行了“气象赋能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避暑+特色气候康养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多源数据融合研究 提升居民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能力”等签约仪式,“气候生态产品宣传联盟”“游巴蜀天气通项目”等启动仪式,“发掘气候养生资源 激活康养旅游经济”主题沙龙。

为了让更多社会公众了解川渝地区优质的消暑农特产品、避暑旅游服务等气候生态产品,大会同期举行了“美丽川渝 避暑清凉”气候生态资源推介直播。奉节县、四川什邡市等11个地区的嘉宾介绍了当地避暑资源与特色物产,吸引众多网友关注。现场设置的25个展位,集中展示了川渝各地气候生态资源应用案例及特色产品。

奉节布局立体海拔经济,打造“奉上好品”品牌

大会期间,参会嘉宾还前往奉节县白帝镇片区开展了旅游气候资源调研。白帝镇依托立体气候优势,在生态保护修复前提下发展农业、旅游气候资源开发,布局立体海拔经济,成为“三峡之巅・诗橙奉节”核心品牌的重要载体,其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为川渝地区气候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此次大会的召开,进一步深化了川渝地区在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合作,为挖掘生态产品气候价值、释放气候经济发展潜能搭建了重要平台,助力推动川渝气候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记者 刘辉 图/重庆市气象局 审核/刘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