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争创全国标杆!重庆“无废城市”建设驶入提质“快车道”

2025-03-29 14:09:57  来源:上游新闻
3月30日将迎来第三个国际零废物日。

5年多的试点探索中,重庆在持续刷新“无废城市”模样。站在新的起点上,将如何应用“试验田”经验打造“样板田”?

3月28日上午,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重庆提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的新目标——2027年实现“无废城市”建设总体水平全国领先。



发布会现场。

“无废”并不是说不产生固体废物,而是实现固体废物源头产生量减少、资源化利用率提高。2019年,重庆中心城区是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2022年时又率先启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现在已驶进“提质”的“快车道”。

为此,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会同9个市级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重庆市提质建设全域“无废城市”工作方案(2024年—2027年)》。

方案中明确,到2027年,重庆将实现“无废城市”建设总体水平全国领先,川渝“无废城市”共建引领示范,全市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超过75%,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全焚烧,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稳中有降,累计建设“无废细胞”5000个以上。

为实现“无废城市”建设一系列KPI,方案制定了“任务书”和“路线图”。根据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阳华的现场解读,总体概括起来就是“扬长补短、敢于创新、示范带动”。

“紧盯当下短板,重点解决具体问题。”郑阳华现场说,针对磷石膏、赤泥等大宗工业固废产量大、利用水平不高、途径不多等问题,将制定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或风险评估等标准、规范,探索综合利用和规模化消纳模式。

如何发挥优势再“快一步”?

川渝在全国首创的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制度,目前已延伸到周边的滇黔湘豫等省区市。方案中就提到,探索实施川渝高竹新区固体废物(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备案试点,甚至推动毗邻地区设施资源共享和跨省市协同应急处置固体废物。

“无废城市”建设中不少问题,需要靠创新寻求新解法。

郑阳华在解读时提到,针对废动力电池、废光伏组件及风机叶片“新三样”固废环境管理,将大力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携手,整合各方优势资源组建专业团队联合攻关,全力推动退役动力电池等自动智能化拆解和回收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示范,开展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试点示范,促进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把行之有效的创新举措制度化,通过经验推广和示范带动,实现以点带面、连面成片。”郑阳华说,全市已累计发布60余项典型案例,今年还将会同四川共同发布典型案例,让成功经验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开花结果。

上游新闻记者现场了解到,重庆发布的案例中有实现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无废公园”南山植物园;有将污泥“变废为宝”的“无废园区”江津区珞璜工业园;有推动汽车产业链的两江新区和以竹代塑产业链的梁平区、忠县;还有降低一次性塑料用品使用的“无废民宿”北碚区既白酒店等等。

当天还现场发布了重庆市2024年第四季度“无废指数”,以数据形式直观展示各区县固体废物管理成效和“无废城市”建设水平差异。

上游新闻记者 郭发祥


编辑:夏洪玲

责编:孙琼英 廖异

终审:阮鹏程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