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重庆沙坪坝中梁镇:农区变景区 打造“诗意田园”

2022-12-16 15:07:32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

城乡统筹发展网讯 文/任洪涛 方向

有山有水,有屋有田,还有公园,这样的生活你想拥有吗?

提到“美丽乡村”,位于沙坪坝区的中梁镇最近几年逐渐被大家所熟知。或许你在朋友圈里见过别人分享百米彩虹滑梯,又或者在小红书里看见露营美图背后的一抹红枫,说的都是这里。

“乡村巨变”口号在中梁镇 城乡统筹发展网摄

文化输出改变乡村“气质”

“普照寺水库,原本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的小型水利工程,这几年被精心保护,如今水库生态环境优美,绿水青山倒影湖面,还修建了环湖一周的步道,古香古色的亭台小阁,点缀上特色的农家小院,别有一番味道。”中梁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况小英向记者介绍,镇政府一直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头号重点工程来抓,提倡生态文化先行,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盘活撂荒地、闲置农房等“沉睡资源”,打造“农文旅”产业,如今已初见雏形,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休闲农业+研学旅游”等产业链条,促进了产业园发展,让很多“走出去”的村民又回到故土“再创业”。

上了中梁镇必吃榜的“二妹乡村菜”,在当地也算小有名气。2019年初,厌倦了在外打工的肖敏,选择回到家乡中梁镇开饭馆。“不敢想象,回家的路变成了景区,连家旁边的水库都变得这么美。”肖敏说,在外打工的那些年,中梁镇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变化,拿出小时候在家门口拍的全家福,再看看现在,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2019年和现在的环湖步道对比 城乡统筹发展网摄

路修好了,居住环境也变好了,原来的地名变成了景点,更多像肖敏这样的年轻人都愿意选择回到中梁镇发展。谈及这几年的变化,肖敏说,选择回来并不单纯的是为了增加收入,更多的是生活环境变化带给他们的幸福感。

肖敏在农田为餐厅准备食材 城乡统筹发展网摄

与时俱进成为新时代农民

据沙坪坝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中梁镇农文旅产业收入超过5212万元。

近年来,中梁镇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结合农文旅项目推进,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努力实现村庄建设规范化、村容村貌特色化、村庄绿化、景观化等工作,打造出太寺垭森林公园、灿若湖、开心农场、七彩滑梯等满怀乡村风味,充满田园气息的城郊景点。

位于中梁镇的“开心农场” 中梁镇供图

中梁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杨桃向记者介绍,以前在中梁镇,村民主要收入还是依靠农业,虽然家家户户都有地有田,但收入不高。

杨桃说,中梁镇在农村“三变”改革中,通过流转土地,让农民变成股东,即使变不成股东,也要成为“上班族”。使农民从传统的种养型,开始向现代职业型农民转变,鼓励村民开设城郊农家乐、景区农家乐、特色民宿等,来增加收入。

除此之外,中梁镇还打造了“土货集市”,让农民培育的精品水果、绿色蔬菜、羊肚菌、泉水豆芽等绿色健康的农产品有了零售渠道,游客不用进入农户家,就可以买到自己需要的农产品。

位于中梁镇的“土货集市” 城乡统筹发展网摄

如今,中粮镇正逐步按照沙坪坝区委区政府高水平绘就中部“诗意田园”的工作要求,持续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果园、菜园、田园、花园和家园”治理,打造群众家门口的风景线,加快推动农区变景区,在土味中彰显品位,在质朴中体现大美,立志成为都市人安放乡愁记忆的向往之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