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渝西崛起: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深度思辨与战略破局

2025-05-15 09:40:34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  作者:刘辉

在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如何在城市群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成为各地发展的关键命题。重庆,这座西部的直辖市,正以渝西地区为突破口,开启一场关乎未来战略布局的探索。5月14日,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在合川区、潼南区的调研及随后召开的推动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如同一场思想的风暴,为渝西地区的未来发展勾勒出清晰的蓝图,也引发了我们对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深层次逻辑的深度思考。

渝西地区:重庆发展的新空间与增长极

渝西地区,这片位于重庆中西部的广袤土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它既毗邻重庆中心城区,又处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腹地,是连接重庆与四川的重要纽带。

从地理空间上看,其广阔的土地承载空间为承接产业转移、拓展城市功能提供了广阔舞台;从产业基础而言,经过多年发展,渝西地区已形成了一定的制造业、农业等产业基础,具备了产业升级的潜力;从历史文化底蕴来看,这里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文旅产业的独特优势。袁家军书记将渝西地区定位为支撑重庆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动力源增长极,绝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这片土地潜力的深刻洞察。

然而,渝西地区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过去的发展中,各区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同质化竞争,产业协同效应未能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虽有进展,但在一体化衔接上仍有提升空间;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也较为突出,乡村全面振兴的任务艰巨。这些问题,如同横亘在渝西地区发展道路上的荆棘,亟待破解。而此次座谈会的召开,正是重庆市委市政府直面问题、寻求破局的关键之举。

一体化:打破行政区划壁垒的关键钥匙

“一体化”是渝西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键词。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区域一体化已成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从长三角一体化到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内诸多区域都在探索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路径。渝西地区也不例外,只有通过一体化发展,才能将各区的优势整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

袁家军书记强调的“一体化”意识,意味着渝西地区的各区不能再局限于自身的“一亩三分地”,而应站在全市乃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大局中谋划发展。这不仅是发展理念的转变,更是对传统行政区划经济模式的深刻变革。

在产业协同上,各区要依据自身优势,找准在产业链中的定位,避免重复建设,形成产业集群化、协同化发展的态势。例如,江津区的装备制造产业、永川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合川区的汽摩及零部件产业等,可以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衔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加快构建现代化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打破交通瓶颈,让人员、物资、信息能够高效流动。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的建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其不仅提升了渝西地区的水运能力,还增强了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为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一体化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如何在不同行政区划之间实现政策协同、要素保障,如何打破部门壁垒、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袁家军书记提出要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强化领导统筹和规划引领,这为渝西地区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才能真正打通一体化发展中的堵点卡点,让渝西地区在一体化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高质量:创新驱动的必然选择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主旋律,渝西地区的发展也不例外。在座谈会上,袁家军书记多次强调要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推动渝西地区高质量发展。这不仅是对渝西地区发展路径的明确指引,更是对重庆未来发展模式的深刻思考。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渝西地区的产业发展中,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潼南汽车后市场产教融合基地为例,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不仅解决了废车拆解、电池梯次利用等技术难题,还培育壮大了市场主体,提升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这种以创新为驱动的产业发展模式,为渝西地区其他产业提供了有益借鉴。各区的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打造更多拳头产品,增强核心竞争力,这是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

改革开放则是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渝西地区要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以开放的姿态吸引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集聚。同时,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座谈会上,袁家军书记提出要构筑一体化现代产业新高地,加快建设成渝中部科创走廊,积极构建渝西文旅融合发展带等,这些都是通过改革开放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然而,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要警惕“速度焦虑”和“数字冲动”。高质量发展并非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渝西地区的发展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同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优化公共服务,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让人民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共享发展成果。

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的核心保障

推动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是袁家军书记在座谈会上反复强调的一点,也是渝西地区发展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党的领导是实现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政治保证,只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渝西地区的发展中,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实干实绩选人用人导向。这不仅是对党员干部的激励,更是对渝西地区发展环境的优化。只有选拔出一批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干部,才能在复杂的区域发展中找准方向、破解难题。同时,要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修复净化政治生态。良好的政治生态是渝西地区发展的土壤,只有土壤肥沃,才能让发展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党建引领还体现在对人民群众的组织动员上。渝西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通过党建引领,可以将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格局。在乡村全面振兴中,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化巴渝和美乡村创建,让人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主体作用。在城市建设中,要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需求,布局建设“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让人民群众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袁家军书记在合川区、潼南区的调研及推动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为渝西地区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渝西地区作为重庆发展的新空间动力源增长极,其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不仅是重庆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支撑。在“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的引领下,渝西地区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一场深刻的变革。

未来的渝西地区,值得期待。

文/城乡统筹发展网 刘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