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峰高街道凤凰村召开院坝会,部署实施乡村治理“积分制”工作,一场乡村治理的变革正在悄然上演着。
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
过去在农村,村民只是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村里的事情大家都不管,村里开会没有补助和奖品,不去;村里要开院坝会借用自己家的坝子,不借;村里要发展产业借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租。
按照“一户一档”建立积分台账,在基础分上进行包括人居环境、兴业致富、爱国爱家、遵纪守法、村规民约、乡风文明等44条,每月一评,逐月累加,并建立与积分结果挂钩的奖励和惩戒措施。
鼓励大家跳起来“摘桃子”
没想到制度上的一点点小改变,转变了村民的思想。“积分排名靠前的,可以参加年度‘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的评比,虽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是倍儿有面子。”村民林安素高兴地说。
峰高街道负责人表示,乡村治理“积分制”旨在要求将各村民委员会将各类村级事务和村民行为量化,将村居治理的重难点问题和本村村民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纳入积分规范管理制度,提高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据了解,该街道将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全覆盖,全力打造街道宽、环境美、坑塘净的美丽乡村,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