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网3月2日讯(记者蹇佳伶 刘辉)在“十三五”期间,重庆市卫生健康做了哪些工作,又取得了哪些成就?今(2)日,在重庆市政府举办的《重庆市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和《重庆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王卫回答城乡统筹发展网记者提问时,围绕“363”工作路径,从深化改革、聚焦任务、着力强化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重庆市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庆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新闻发布会现场
王卫介绍,“十三五”时期,我市坚决贯彻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围绕“363”工作路径,善抓机遇、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实现卫生健康事业快速协调发展。
深化三项改革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取消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结束60多年“以药补医”历史;深化生育服务管理改革,深入实施母婴安全和健康儿童行动,全面两孩政策积极效应持续显现,全市累计出生164.65万人,其中二孩占40.89%;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两证合一”政策,清理编制并动态调整行政权责清单。这是我们的三项改革。
聚焦六大任务
聚焦健康环境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构建“市—区域—区县”三级疾控体系;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国家卫生区13个、国家卫生乡镇55个;聚焦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全面优化医疗服务供给,新增三甲医院8家,建设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个,新增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20个;聚焦人才科技创新,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新增国家级人才30余名;聚焦信息化建设,建成“卫生健康云”的基础体系,市—区(县)两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了全覆盖;聚焦中医药发展,重庆中医药学院开工建设,建成了国家中医疾病防治基地和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实施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3个;聚焦民生关爱,固化了医改便民惠民措施12条,建成“美丽医院”45家、“智慧医院”44家。
着力三个强化
强化党的建设,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强化法治建设,推动《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等5项条例立法,梳理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527件,废止358件;强化宣传引领,开展“我和我的祖国—重庆卫生健康70年系列活动”,开办《大医》电视专栏,开展“重庆好医生重庆好护士”的评选。
此外,在脱贫攻坚中坚持精准施策,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病种增加到33个,覆盖6.99万人;坚持精准帮扶,开展“院院结对”98对,全市56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1105名医务人员参与对口帮扶,实现区县二级甲等医院的全覆盖;坚持精准投入,统筹投入资金38.46亿元,改扩建贫困区县医疗机构1275所,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成达标率100%。
王卫表示,重庆“十三五”卫生健康规划目标如期实现,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15岁,婴儿死亡率下降至2.92%,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9.52/10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3.01%,各项健康指标在西部处于领先地位,“十三五”的成就为“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