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网讯(记者 李文萍)近日,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印发《重庆市农村创业创新“十四五”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4%,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1万人以上,高素质农民规模达到30万人,农村实用人才规模达到60万人。
《方案》列出今后农业农村科技教育四大主要目标:一是重点领域有所突破,二是基础实力不断增强,三是推广能力持续提升,四是教育培训支撑有力。
具体来讲,持续推进10大领域技术创新,力争在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高端传感器、生命健康等农业基础前沿重点领域,有所突破;在核心种源、耕地保育、智慧农业元器件、农机装备、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
其次,建设10大创新平台,力争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进展,农业科研院所、涉农院校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新型研发机构、创新联合体等加快构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各级各类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较好满足新阶段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需求。
再次,公益性农技推广队伍和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专业化社会化科技服务组织不断壮大,涉农中高等院校面向一线科技服务作用充分发挥,主推100项先进适用技术、建设100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此外,支持设立农林本科、高职院校,推进农业中等职业教育优质校和优质专业(群)建设和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建设。完善短期培训、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相互衔接的高素质农民培育新格局,着力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社会事业带头人和基层组织负责人。每年实施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300人、认定农村致富带头人2000人、培育高素质农民20000人,催生一批经济实力强、带动能力强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
《方案》要求,到2025年,全市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转高效、支撑有力的农业农村科技教育体系,为重庆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提供更坚实的科技教育支撑,力争全市农业农村科技教育实力达到西部前列、全国中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