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网1月28日讯(记者 刘辉)春节期间,市民吃喝玩乐在防疫背景下怎么办?昨(27)日,在重庆市政府举行的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九十八场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一一做了具体介绍。
发布会现场
景区旅游:提前预约 错峰出游
发布会上,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副主任秦定波介绍,今年春节期间,重庆各旅游景区将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控制人员接待上限。提醒游客,前往重庆景区游览,请记得提前预约。
秦定波表示,春节期间,重庆各景区将严格落实游客入园扫码登记、测体温、规范佩戴口罩等要求。14天内有市外旅居史的人员进入室内旅游景点(密闭空间的)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渝康码”被赋“黄码”人员不能进入文化旅游场所。
同时,娱乐场所、上网服务场所、剧院、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对进入场所人员严格落实扫码、测体温等防控措施,严格控制人员接待上限。
春节期间,重庆对于团队旅游,严格执行跨省旅游经营活动管理“熔断”机制;暂停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陆地边境口岸城市(与香港、澳门有口岸相连的除外)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暂停经营旅游专列业务。
针对个人出游,秦定波建议,游客离渝前,要了解前往目的地及沿途各地最新疫情防控政策,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旅游,提前查询旅游景区开放、门票预约措施和酒店住宿预订情况,尤其要了解门票预约、分时段游览等措施,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和时间,提前预约,错峰出游。
农村聚餐:5桌以上须报备
发布会上,重庆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周松说,春节期间,重庆倡导农村地区不办无事酒,婚丧嫁娶从简,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尽可能缩小规模,自行举办5桌以上聚餐活动的农户,须向属地村(社区)报备,并落实属地疫情防控规定。同时,倡导人员尽量减少聚集,鼓励、倡导外出经商、务工的农民群众就地过年,减少跨区域流动,减少返渝回乡人员,促进人员安全有序流动。引导减少农村集市规模和频次,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
周松表示,重庆将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落实“人物同防”要求,通过大扫除、大清洁、大整治,改善人居环境,消除卫生死角,营造文明乡风。引导村民勤洗手、勤打扫、勤收拾、勤换洗,从源头上预防疾病传播,形成家家户户搞卫生、干干净净过春节的良好氛围。
此外,重庆还将压紧压实基层干部责任,发挥驻乡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作用,全力构筑农村疫情防控网。
购买冷链食品:留意查看“三证一码”
春节临近,重庆市民对进口冷链食品的需求大量增加,重庆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总监罗德勇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进口冷链食品时,一定要留意查看所购买的产品是否具有“三证一码”,包括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消毒证明、核酸证明、渝溯源二维码。
“大家在挑选购买进口冷链食品时,要使用专用手套和专用食品夹,避免用手直接接触进口冷链食品;在烹调时,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在食用时,要确保进口冷链食品已煮沸煮熟,切勿生食未经加工处理的进口冷链食品。”
罗德勇称,为加强节日期间进口冷链食品的疫情防控工作,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已在持续加强首站企业监管,并持续规范监管首仓管理。重庆已制定印发《重庆市进口冷链食品首站生产经营者疫情防控指南》和《重庆市进口冷链食品监管首仓消毒技术、核酸检测、人员防护导则》。
同时,重庆还积极推进进口冷链食品智慧化监管,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规范使用“渝溯源”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督促后续流通环节各级经销企业层层扫码叠加信息,切实实现进口冷链食品全链条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