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 来源:华龙网 石涛
城乡统筹发展网讯(记者 张程)今(29)日,举行的《重庆市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上,重庆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徐万忠通报了相关情况。此次发布会旨在让社会全面了解重庆市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成就,树立和宣传我市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正面形象,讲好重庆民企的故事,引导形成示范效应。
重庆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徐万忠 来源:华龙网 石涛
民营企业六个方面履行社会责任
在税收贡献能力方面能力增强。2020年,全市民营经济税收总量1506.8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量比重的58.3%;全市涉税市场主体151.3万户,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150万户,占比超过99%;2020年新办的涉税民营企业22.4万户,同比增长4.2%。
在就业带动作用方面作用凸显。2020年,全市实现新增创业44.6万人,同比增长12.8%;城镇新增65.6万就业人员中,超过70%在民营市场主体,民营经济持续发挥着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
在抗击疫情方面奉献大爱。2020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市1700家民营企业和600家商会累计捐款捐物3.4亿元。同时,还为巴基斯坦及7个海外重庆商会捐赠了大批防疫医疗物资。
在决胜脱贫攻坚方面勇于担当。2020年,全市2316家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帮扶2009个村,投入资金35亿元,帮助1175个贫困村整村脱贫,带动22.3万贫困户稳定脱贫。
在创新能力方面大幅跃升。截至2020年底,全市民营科技企业达到26258家,占科技型企业总数的99.6%,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065家。全市拥有研发机构的规模工业企业占比达25%、较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同时,全年新增“专精特新”入库培育企业606家,认定“专精特新”企业180家,“小巨人”企业20家,“隐形冠军”企业10家。
在绿色转型方面成效显著。2020年,调研数据显示,70%的企业在产品制造中采用节能、环保原材料,从源头预防污染;58.4%的企业建立了环保培训制度,57.4%的企业对其生产所用设备进行节能减排改造升级,提高原材料利用率、降低污染物产出率;55.3%的企业严格把控生产环节,打造循环清洁的生产流程。
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四个特点
整体来看,重庆市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趋于规范化、组织化和品牌化,呈现出“发展快、活力足、潜力大、态势好”的阶段性特点,且烙有鲜明的渝商印记。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履行社会责任涵盖多个层面。近年来,我市民营企业越来越注重与经济、社会和环境共同可持续发展,履行社会责任领域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多个层面。从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21)》情况看,我市民营企业在“2021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指数”中排名第五;6家企业(智飞生物、金科控股、龙湖集团、华宇集团、陶然居、民生能源)进入“2021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100强榜单”,其中智飞生物名列第四;智飞生物、龙湖集团的社会责任案例入选2021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全国共22家企业案例入选),智飞生物的案例位列第一。(自2018年开始,全国工商联共发布99个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我市共有6家民营企业入选:金科控股、小康工业、华宇集团、陶然居、智飞生物、龙湖集团,总数名列全国第三)。
履行社会责任的认知更趋统一。超过九成的民营企业将守法经营和诚实守信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超过七成的企业将稳定就业、贡献税收、保护环境、关爱员工纳入社会责任的范畴,绿色发展、扶贫济困、支持公益慈善、创新发展等也是我市多数企业的履责内容。
党建引领的作用更加凸显。民营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引领作用,逐步从“有形覆盖”发展到“有效覆盖”。调研数据显示,在诚实守信方面,78.3%的企业真实、及时地披露信用信息,75.4%的企业形成了讲诚信的企业文化;在关爱员工方面,74.9%的企业通过提供定期体检服务、对其家属健康关怀等方式保障员工身心健康,并解决其后顾之忧,65.4%的企业开展丰富的文娱活动;在提升服务体验方面,89.5%的企业在进行产品宣传时,无夸大、虚假、误导性宣传;65.2%的企业重视服务人性化及产品的交付体验。这些成效的取得,都与党组织跟进引领、指导、督导和服务分不开。
为行业健康发展赋能成为潮流。调研数据显示,83.4%的企业主动公开采购信息,增强供应链的透明度,67.5%的企业将道德、环境、用工等要求纳入采购合同,62.3%的企业通过保持、增加订单或提供长期合同方式鼓励供应商履责,61.3%的企业对经营环节中上下游合作伙伴进行社会责任有关审核与指导,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