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网12月6日讯(实习记者 吕虹庆 记者 刘辉)近年来,大足区着力打好“乡村休闲旅游”牌,以乡村山水为幕、特色产业为基、石刻文化为魂、休闲农业为引,打造市级休闲农业镇5个,村15个,示范点30个,市级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4条,每年乡村休闲旅游人数超1000万,是名副其实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区”。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大足区积极探索创新农旅融合的新模式,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带动村民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生态果园,按下乡村振兴快进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近年来,大足区中敖镇借助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建设,在中敖镇政府的支持下,现已发展出“最忆小橘”和大自然水果专业合作社两个具有示范作用的水果种植基地,发展出了“依托果园、菜园、茶园、花海、橘海等形成观光采摘体验游”这一乡村旅游业态。
“以草治草”种出蒲公英花海 “最忆小橘”供图
据“最忆小橘”负责人刘钻峰介绍,在中国柑桔研究所的技术指导下,他们始终坚持生态种植,用“以草治草”的方式代替传统农药治草的方式,育出的产品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取得了重庆市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巴味渝珍”授权,也是重庆市名牌农产品,现已形成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旅游为一体的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业务体系。
在产品的销售渠道上,除了游客现场采摘之外,“最忆小橘”还是重庆果琳的一级供应商,并且拥有全国500多个中高端社群资源,通过电商的方式发往全国,产品供不应求,根本不愁销。“我们果园的长远发展目标就是要争取在川渝地区发展300个休闲采摘园。”刘钻峰笑着说。
记者了解到,作为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的会员单位,“最忆小橘”直接带动了当地614户的老百姓致富,通过发放土地租金、发放务工的劳动工资,以及入股分红的方式,每年为当地百姓直接增收300多万元。
园内劳作的村民“最忆小橘”供图
下一步,“最忆小橘”将发挥现有优势资源,结合大足的实际情况,为大足农业提质增效贡献力量,努力帮助更多的大足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打造区域农产品集散中心,唱响“大足硒锶”品牌。
康养旅游,跑出乡村振兴新速度
近年来,大足区高度重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将其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从规划、政策、管理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把发展旅游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依托高山、湖泊、温泉、森林、中药材等形成了康养旅游业态”,集观光、体验、疗养为一体的大足龙水湖旅游度假区便是其中之一。
鸟瞰龙水湖 龙水湖度假园区供图
“古木珍禽多野趣,休闲度假泛舟来;湖滨温泉清修地,怡心养身乐逍遥”说的就是龙水湖,这里是集温泉和水上项目于一体的好去处,水域面积达16.5平方公里。这里背靠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拥有108个特色自然岛以及20多种珍禽。游客们可以惬意地泛舟湖上,一睹迷人的山水画、偶遇珍稀的候鸟群,也可于湖岛探险,或漫步环湖步道,或前往水乐园,或体验温泉汤,亲身感受龙水湖的独特魅力。
针对文旅融合,龙水湖国际度假区负责人谈到了三个举措,首先是与大足及重庆的非遗建立联系,每年都有固定的匠人师傅前来传习,呈现传统技艺;其次,龙水湖正在请艺术界相关人士帮忙筹划一场声光电结合的演绎,把当地的故事、人物融入到龙水湖的体验项目中;最后,龙水湖工作人员也在自行创作文化类的演出和小品,为游客带去更多的欢乐和享受。
龙水湖温泉风光 城乡统筹发展网摄
在温泉别院,大小不一的温泉汤池错落分布,最外侧是龙水湖的湖面,一边泡温泉,一边赏美景,好不惬意。
未来,龙水湖将打造一个有家庭、有老人、有小孩、有青壮年的全龄段的客源市场,推动乡村旅游更好为乡村振兴发展服务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