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加减乘除”让南明河“长治久清”

2021-11-29 08:55:16  来源:贵阳日报

冬日暖阳下,八旬老人雷月琴沿着南明河甲秀楼段缓缓而行,望着清澈的南明河奔涌而去,她露出了欣慰的微笑。雷月琴是贵阳市首批民间河长,连续30年坚持义务巡河护河宣传工作。

在很多老贵阳人的记忆里,小时候舀一瓢南明河水,就可以直接煮饭做菜。后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穿城而过的南明河和很多大城市里的河流一样被严重污染,失去了自我净化的能力,这条贵阳人的母亲河,一度淤泥堆积、水体变黑、臭味扑鼻。

贵阳市水务管理局副局长刘楚霞介绍,面对南明河的困境,水务部门花大力气进行彻底整治。实行河长制五年来,水务部门通过“加减乘除”四项举措,陆续攻克了一批历史顽疾,有效解决了南明河核心段淤积重、水变黑、臭味浓等突出问题。通过精细化管理,南明河“长治久清”的愿景正在成为现实。

提升能力做加法

南明河被污染,核心问题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不足。 2017年以来,贵阳市新建了五里冲、小关、六广门等20座再生水厂,南明河流域再生水厂从14座增加至34座,污水处理能力从之前的99万吨/日提高到183.58万吨/日,可以完全满足贵阳市目前生活污水的处理需求。

同时,优化污水处理厂布局后,用达标尾水作为生态景观用水回补南明河,每天向全流域提供150万吨生态补水,每年节省跨域调补水5亿吨,提高了河流自净能力。

降低负荷做减法

近年来,贵阳市实施了南明河流域19条排水大沟整治工程,采取沟口改造、大沟清淤、生态系统构建等措施,治理大沟50.3千米,完成清淤5.28万立方米,修补自来水管网漏失18处,分出清水3.3万吨/日入河,在补充河流生态流量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截污沟和污水处理厂的负荷。

同时,开展全河段截污沟漏点大排查大治理,对排查出河水倒灌、渗漏问题的花溪河上游段、南明河中天未来方舟段等区域截污沟进行修复治理。

放大价值做乘法

甲秀楼是贵阳市标志性景点。外地游客初到贵阳,甲秀楼是必到之处。如今到甲秀楼观光的游客,无不对眼前白鹭戏水、水清岸绿的美景赞叹不已。

这正是贵阳市通过综合治理,放大南明河治理的政治、生态和经济价值的乘数效应,实现南明河自然风光与水城人景相互交融、相得益彰的生动一幕。

贵阳市通过“地下建污水处理设施,地上建商业综合体、公园广场、体育场等”模式,实现了土地集约、环境友好、成本降低;用达标尾水作为生态景观用水回补南明河,每天回补150万吨,有效提高了河流自净能力。

立足长远做除法

贵阳市全力消除企业污染,深入实施工业企业“退城进园”行动,将贵钢、贵铝等企业搬入工业园区,关上了污水排放的“水龙头”。

同时,针对截污沟臭味重问题,在南明河主城区段沿线新建截污沟除臭系统7套,收集并消除沟口恶臭气体,净化提升周边空气质量,受到市民一致好评。

贵阳市水务管理部门还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深入推进大数据与环境保护深度融合,建成南明河流域大数据监管平台,通过对河道水质水量的实时监测和沿岸环保设施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对河道及重要排污口的精准监管,一旦发现排污超标,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开展部门联动执法,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企业偷排漏排行为。

目前,南明河全流域25处黑臭水体全部消除,7条主要支流水质全部达标,中心城区段水质稳定达到Ⅳ类,部分区域达Ⅲ类及以上,河流自净能力得到逐步恢复,生物多样性指数、水生植物覆盖度、生态系统完整性等显著提升。

“长治久清”愿景变成现实

为切实有效巩固好南明河综合治理成效,构建南明河河道高质量管理模式,河长制实施以来,贵阳市水务管理局在精细化管理上做足文章,正一步步把南明河打造成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亲民”河流。

贵阳市河道管理处处长蒋帅介绍,近年来完成了小车河、麻堤河、市西河等支流全线130余公里的实地摸排巡查工作,对河流起点位置、河道现状及流经线路、管理分界位置、责任管护单位等情况实现全掌握,根据各河段实际情况制定考核管理办法,建立起月度巡查工作机制。进一步精化细化内部职责,增加保洁、清掏、打捞及巡查频次,确保南明河周边环境稳步提升、岸绿景美。

刘楚霞说,通过多举措治理和精细化管理,南明河逐步实现了“除臭”“变清”“景美”的治理目标,让南明河沿线自然风光与水城人景相互交融、相得益彰,使南明河成为市民和游客乐于休闲、娱乐、健身、观光的“亲民河”。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宋子月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