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十四五”,农业绿色发展有了“硬杠杠”

2021-09-13 10:16:22  来源:光明日报

“十四五”时期,如何绘就农业绿色发展图景?如何守住耕地这个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如何增产又减污?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农业绿色发展举旗定向。

这是我国首部农业绿色发展专项规划,其中提出的4方面11项定量指标,为推动农业向绿而行划定“硬杠杠”,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控污染:破痼疾实现增产又减污

“现在我们种蔬菜不用化肥、农药,而是把鸡粪经过堆肥腐熟做成有机基质,用它种出的蔬菜口感爽脆。基质肥力下降后,二次利用来种植板蓝根、蒲公英等中草药,添加到笨鸡饲料中,全环节绿色无污染,‘肥水不流外人田’。”说起有机肥替代化肥,山东省临清市老赵庄镇健坤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梁永波滔滔不绝。

“以有机肥替代化肥,能让生产模式绿起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们要推广这种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和产业增收。”老赵庄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副主任黄春亮对记者说。

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地强化投入减量、绿色替代、循环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积极进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表明,与10年前相比,农业领域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排放分别下降19%、48%、25%。

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是一场深刻革命。“当前,农业生产方式依然较为粗放,全产业链绿色转型刚刚起步,农业面源污染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依然较大。”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坦言。

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3%,秸秆、粪污、农膜利用率分别达到86%以上、80%和85%——《规划》中的五项指标剑指农业面源污染痼疾。

如何实现增产又减污?曾衍德分析认为,农业面源污染的症结主要集中于污染排放总量较大、有效治理模式缺乏、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三方面。对此,《规划》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

守红线:耕地保护要稳数量提质量保生态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多方面预测,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加快,粮食需求呈现刚性增长态势,粮食供求形势依然偏紧,稳产保供任务十分艰巨。”曾衍德说。

最新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拥有耕地19.18亿亩、园地3.03亿亩。与国土“二调”相比,10年间全国耕地地类减少1.13亿亩。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采取坚决有力措施,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一级巡视员陈章全强调。

《规划》中11项指标中有10项预期性指标和1项约束性指标。“新增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面积1亿亩作为约束性指标写入《规划》,表明了国家保护好黑土地的决心,这也体现了耕地保护要稳数量、提质量的要求。”陈章全指出。

曾衍德表示,《规划》针对当前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稳数量、提质量、保生态的“三位一体”举措。其中,稳数量就是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强和改善占补平衡管理;提质量就是要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好耕地质量保护提升行动,强化退化耕地治理,分类分区解决好耕地酸化、盐碱化问题;保生态就是要治理修复耕地生态,促进耕地休养生息和可持续发展,实施污染耕地治理,力争到2025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左右。

谋长远: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不仅需要从制度设计和科技支撑上谋划,更需要从重塑产业链上发力。对此,《规划》首次提出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

如何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规划》从绿色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全过程作出系统安排——在生产环节上要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行动;在加工流通环节上要构建农业绿色供应链;在产业链布局上要推进产业集聚循环发展,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农业绿色发展,钱从哪里来,重点投向何处?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副司长王衍说,为完善扶持政策,《规划》提出,健全政府投入激励机制,加大生态保护补偿力度,多渠道增加农业绿色发展投入。农业农村部门将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选择重点县建设一批绿色高质高效生产示范片,围绕粮棉油糖等重点作物,集成组装耕种管收全过程绿色高质高效新技术。

推进农业农村领域减排固碳,是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涉及种植业减排固碳、养殖业减排降碳、农机节能减排,以及加工流通领域绿色低碳。”曾衍德表示,农业农村部门将一手抓减碳,一手抓固碳。在减碳上,推广科学施肥方式,改进畜禽饲养管理,减少种养环节温室气体排放。推广绿色节能农机,降低农业生产化石能源消耗;在固碳上,加强退化耕地治理,推广有机肥施用、秸秆还田等,增加农田碳汇。发展综合种养、鱼菜共生等高效生态渔业,实现渔业生物固碳。

(本报记者 李慧)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