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巫山:宁江渡生态修复项目部分节点工程预计11月20日全面完工

2021-11-04 14:14:19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

城乡统筹发展网讯(通讯员 龚傲 )11月4日上午,记者从宁江渡生态修复项目部获悉,截至目前,该项目的渡口、村口、展厅、观景台等节点工程已完成90%,预计11月20日全面完工,届时,将重现宁河原乡风景,彰显巫山城市魅力。

在宁江渡生态修复项目绿潭红树展厅及多功能厅施工现场,记者看到,数十名工人正在抢抓进度,有的在大型吊车的辅助下对房屋建筑进行架梁,有的在切割石地板进行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宁江渡生态修复项目起于白洋溪沟止于下沱沟大桥,占地26公顷,其中,宁江渡核心区生态修复13公顷,山体生态修复13公顷,总投资约1亿。整个项目由五大专项修复技术支撑,分别为:“一个模型,五个方法”的消落带治理技术、GPI岩坡植被再造技术、乡野植物群落构建技术、本土材料与工法技术、巴渝原乡建筑实施技术。

重庆市风景园林规划研究院四所所长刘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区别于传统建筑,就是我们用木结构和青砖做了一个比较好的结合,这个在传统建筑里面做的是比较少的,用的是本地的巫山的老青砖,再加上我们这种老的屋面瓦,然后原汁原味的复原我们的这种巴渝原乡的建筑形式。”

巫山县宁江渡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经理周绍军向记者介绍,宁江渡生态修复工程着力恢复原有山形山脉、修补山体创面、营造健康的三峡森林植被体系、完善消落带生态治理等方面,以修复后的宁江渡生态为本底,溯源巫山古韵,挖掘地域特色,梳理场地空间逻辑,营造原乡场景,重塑巫山八景之一的“宁河晚渡”,还原宁江渡的绿水青山画卷,再现巫山大美风景。

据了解,绿潭红树展厅及多功能厅采用了巴渝原乡建筑实施技术,融汇了乡土特色及渡口文化,建成后,将借助渡口老图片、实物以及诗词、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全面展示宁河晚渡纤夫身影、川江船工号子、商贸茶歇与民俗风情,呈现古代巫山第一渡的自然画境和人文胜景。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