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重庆万开云将形成“半小时经济圈”

2021-10-15 18:00:07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

城乡统筹发展网10月15日(记者 李文萍)今(15)日,重庆举办万开云同城化发展新闻发布会。记者了解到,万州、开州、云阳正相向发展,打造同城化发展都市区,到2025年,三地相向集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半小时经济圈”集聚效应更加明显,区域生产总值突破2800亿元,占渝东北地区GDP比重超过50%。

“推动万开云同城化发展是引领带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迫切需要。”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朱江介绍。朱江补充,万开云同城化发展都市区将重点聚焦生态同保、空间同构、产业同联、基础同网、服务共享、机制同建六大重点,共同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动三地城镇相向集聚发展、携手提升万开云板块发展竞争力、加快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切实增强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有效凝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推动同城化发展全面实现。

同呼吸,生态共治筑牢生态屏障

生态是第一位的。朱江指出,万开云同城化发展都市区将深入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协同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污染联防、治理联手、案件联查、执法联动,确保辖区主要流域水质总体达到或优于Ⅲ类,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到93%以上,实现区域森林覆盖率58%以上。

面对生态发展要求,万、开、云三区县纷纷开出“药方”。

万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小泉提出“一心六型”两化路径,即以保护好长江母亲河、提升全域水质为中心,培育发展智能循环型工业、山地高效型农业、集散融合型文化旅游业、绿色智慧型物流业、休闲养生型大健康业、功能共享型金融业“六型”产业。

山清水秀 平湖万州 冉孟军摄

“区域联建、深化流域联防、实施治理联动。”开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显智作出回应,开州将与万州、云阳共同建立环境污染监测治理、病虫害防治等联动机制,共同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协作、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协作,与云阳联合监测跨境流域水质,签订流域生态补偿协议等等。

云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启海则指出,云阳将跟万州、开州联合开展污染防治攻坚,联合深化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联合推进生态修复治理,联合推广绿色生产生活,健全跨区域环评会商机制,协同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快推进重点行业清洁能源改造,积极推进生态价值转换,加快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同相向,构建城市功能集聚区

“一区、两带、多点”的是万、开、云三城统筹推动适宜开发地区土地集约使用、产业集聚发展、人口集中承载,构建的空间发展格局。

其中,“一区”即城市功能集聚区,以万州城区为“一核”,开州城区、云阳城区为“两极”,构建万开云城市功能集聚区。“两带”即产业集聚发展带,包括万云沿江产业发展带,浦里河谷产业发展带。“多点”即乡村振兴示范点,依托基础好、规模大、功能设施全、服务范围广、发展潜力大的17个乡镇,统筹小城镇与美丽乡村建设。

云阳环湖绿道美景

为了形成这样的空间发展格局,万、开、云三城相向发展,连成一片发展的态势。

万州将北拓、东进,北向加快万州境内开州方向高速路、快速路的建设,多通道平行对接开州浦里新区南门、长沙、赵家,推动形成万州开州围绕铁峰山“一山两片”的城市布局;东向加快万州境内云阳方向沿江高铁、普铁、高速路、快速路、国省干线和水运建设,对接云阳北部小江科创城、工业园区、南部凤鸣片区,推动形成万州云阳沿长江“一江两岸”的城市布局。

开州区则“一路向南”,推动城市南拓、交通南联、配套南延。开州南部浦里新区将作为开州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和同城化发展的先行区,构建浦里新区+环湖城区“双百”城市格局。同时,30公里万开快速通道全线通车,开州至梁平高速、万州至开州南雅高速即将动工,渝西高铁、达(开)万铁路扩能改造、小江航道整治、开云高速、开云小江快速通道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并规划建设万开隧道二线工程。

云阳县向西向北发展,推动人和—巴阳组团向西沿长江与万州相向集聚发展、黄石—水口组团向北沿小江与开州相向集聚发展,加快建成“双50”城市,启动“双100”城市建设。同时加快共建万开云高速路环线、快速路环线和铁路环线,并沿快速通道,构建与万州相向发展的科创经济区,打造万云科技创新走廊;构建与开州相向发展的生态经济区,打造开云生态产业走廊。

同服务,城市便利化提升群众获得感

同城化、便利化服务与三地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能够有效提高三地群众的便利生活水平,切切实实能让三地群众感受到同城化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城发展都市区明确了今年三地重点实施的15项便捷服务事项。目前有13个事项已经制定了第一阶段的方案,包括三地直连直通公交、旅游资源共享、事项同城通办、强化联动互通互认等。

三地户籍居民在特定时段享受三地国有景区门票五折优惠,三地在医保参保及门诊特殊疾病诊断鉴定资格认定已实现全面通办,在企业迁移、特种设备登记、营业执照补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等领域推动异地办理、就近办理,已实现工伤认定异地调查互认,建立了环境资源案件多元化解工作点,直接受理三地群众有关环境资源类举报投诉。另外,今年还将出台第二批便捷服务事项,希望通过三地共同努力,尽快实现万开云出租车返程载客、图书馆借阅“一码通”同城化。

下一步,三地还将根据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加快谋划推动三地重点共建共享项目,比如进行重点高中试点联考联招、义务教育就近跨区招生、跨区域医师多点执业、医院负责人交流任职等事项,全面提升万开云同城化水平,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在产业方面,同城发展都市区将聚焦制造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联合培育以汽车、材料、消费品为核心,医药、电子、装备为重点的六大百亿级绿色制造产业集群;聚焦现代服务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文旅、商贸、物流、金融等服务能力;聚焦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联动打造“三峡”系列农产品公共品牌和农产品地理标识,壮大优质粮油、柑橘、经果林、中药材、生态猪五大百万级特色产业集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