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号外!石黔高速带全线通车 石黔魅力尽收眼底

2021-10-15 10:54:30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

这是一条富含少数民族风情的魅力之路!

这是一条蕴藏着天然氧吧的生态之路!

它蜿蜒穿梭在渝东南、渝东北的秀美山川之间,与云雾相依,与山水为伴,与大山峡谷浑然一体。

▲ 石黔高速

它就是交通运输部专项批复修建的扶贫大通道,是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三环十八射多联线”中的重要联线之一,是连接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与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的交通大动脉——石黔高速公路。

▲ 石黔高速

便捷

地处武陵山区的石柱县和黔江区,中间被重重高山阻隔,地势险峻,道路崎岖,落石、滑坡常年接踵而至。石黔高速公路通车前,两地老百姓互通往来,往往需要驾驶4个多小时的山路,可谓是山道险、行路难!

▲ 石黔高速

终于,中国铁建的建设者们带着铁道兵精神来了,让这里的老百姓看到了出行便捷的希望。他们逢山凿路、遇水架桥,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性难题。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沉着应对了断层破碎带、岩溶管道、地下暗河、煤层、高瓦斯等诸多不良地质灾害。历经4年的不懈努力,两地老百姓向往已久的石黔高速公路于2021年10月15日实现全线通车,渝东南至渝东北的快捷大通道终于打通!

自此,石黔高速公路沿线百姓不再为出行发愁,蜿蜒重叠的盘山公路成了一道道见证历史的纽带。

秀美

犹如穿梭在崇山峻岭中的黑精灵,石黔高速在为百姓出行带来便捷的同时,更是顽皮地将藏匿于大山深处若干年的秀美景色捧到大家眼前。

▲ 石黔高速沿线风景

驱车行驶在石黔高速,公路沿线山峰浓密秀美,常年云雾缭绕,或像薄纱、或像炊烟,更有翠绿的河水如同亲昵相伴的恋人,时而与之携手,时而与之依偎,让人心旷神怡。

▲ 石黔高速

通达

经由石黔高速,您还可以解锁更多周末、假期家庭小游美景地。

可以深入武陵山区腹地,来到素有“中国清新清凉峡谷城”“中国森林氧吧”“中国最具魅力宜居宜业宜游城市”之称的黔江区。

城市大峡谷景区:贯穿黔江老城和舟白、正阳新城三大城市组团,集城市大峡谷、城市大峡江、城市大溶洞于一体,是世界上罕见的“城市峡谷峡江”景观。

栈道随峡谷蜿蜒而上,行到惊悚处,更有一段玻璃栈道让人望而生畏。到了山顶,趴着石雕栏杆吹着清凉的风,隔着纵深峡谷的山石上,有一巨大观音像为峡谷增添了神秘与安宁。

▲ 城市大峡谷景区

濯水景区:濯水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古镇和暗河完美组合,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在这里相得益彰。

在这里古镇与阿蓬江来了一场浪漫的约会,他们静静依偎在黔江大山深处。

▲ 濯水古镇

带上您少数民族风情的裙子、穿着漂亮的布鞋来古镇走走吧。听,青石街在诉说她的年龄!看,木式雕花建筑在炫耀他曾经的繁华!还有江边的吊脚楼与大气恢宏、塔亭数叠的风雨廊桥交相辉映!

▲ 风雨廊桥

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小南海融山、水、岛、峡等风光于一体,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地震遗址,人称"深山明珠"。

▲ 小南海

夕阳洒在湖面闪着粼粼波光,晚风徐徐来袭,围着湖边的栈道走一走,吹吹清凉的晚风,湖光山色相互交错,宛若置身仙境!

您还可以到达先后荣获“中国天然氧吧”“中国(重庆)气候旅游目的地”“中国康养美食之乡”等称号的中国黄连之乡——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 黄水镇

刀背梁:在石柱县七曜山上,公路在山脊上蜿蜒,左右俱为万丈深渊,从远处眺望路面仿佛是在刀背上,既壮观又惊险。

凉爽的风、错落有致的风车群、璀璨的星空以及美轮美奂的日出日落,无不让人神往。

▲ 刀背梁

黄水镇:黄水镇全年平均气温10.4℃,夏季最高气温仅为25℃,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

在黄水,您可以携父母带着吊床去毕兹卡绿宫享受清凉的绿意;可以和爱人往云中花都品百花竞艳;可以持相机去大风堡原始森林赏风起云涌;可以同三五好友至农家乐就着冰啤酒吃酥脆鲜辣的烤全羊……黄水,会源源不断地带给你惊喜!

▲ 云中花都

千野草场:千野草场不仅独具南方草场风光特色,而且是全国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大观园。夏季平均气温21℃,是不折不扣的康养胜地 。

▲ 千野草场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夏季这里都会举办国际露营节,有专门的露营场地,乐队、啤酒、凉风、星空一定会让您不虚此行!

▲ 千野草场

经由石黔高速公路,这些美景您都可以一一到达。

赶紧避开人群,来感受奇山秀水,享受天然氧吧,体验旅游乐趣吧。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