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工程界的“奥斯卡”! 轨道交通10号线一期工程获詹天佑奖

2021-09-30 11:26:20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

9月27日,第十八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正式颁发,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一期工程获奖。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的全国建设系统工程奖励项目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首批核准的科技奖励项目,也是中国土木工程领域工程建设项目科技创新的最高荣誉奖。

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一期工程全长33.42公里,其中地下段长27.04公里(暗挖长25.12公里,明挖长1.92公里),高架线长6.38公里,共设车站19座,(地下暗挖站7座、地下明挖站11座、高架站1座),区间18个,王家庄停车场1座,大坝寺主变电所1座等。2014年5月开始修建,耗时三年建成,于2018年2月开始试运营。

线路起于嘉陵江边建新东路,经观音桥组团、空港组团、悦来组团等城市核心区,止于但家山下王家庄。10号线串联火车北站南广场和北广场、江北国际机场T2和T3航站楼等重要交通枢纽,是重庆市轨道交通线网主骨架线路。

建设细节揭秘

创造多例“首次”“罕见”

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一期工程针对重庆特殊的地形地貌条件,国内首次研制并使用具备爬坡能力强、小曲线通过能力好、运量大等性能的城市As新型山地车,进一步提高了载客量,保证了大纵坡、小曲线线路的运行安全及乘客舒适度。

鲤鱼池站、红土地站、重庆北站南广场站、T2航站楼站、渝北广场站、中央公园东站、中央公园站等7座车站设计为超大断面暗挖车站,是全线控制工程。其中红土地站埋深95米,需乘坐六级电扶梯到达地面。两线车站共计89部电扶梯,组成国内罕见的超级电扶梯群。

该工程首次在轨道交通地下区间采用了疏散平台,为应对火灾等突发事件紧急疏散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预防。

同时,在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中首次采用“融资+设计施工总承包”BT总承包管理模式修建的地铁项目,实现了集约化专业管理,施工组织完美、工程安全优质。

攻克施工难题

实现15项技术创新

据介绍,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一期工程联合高校与科研单位对重大施工难题进行科研攻关,自主创新15项成果,其中具有国内、世界领先或先进水平的创新技术6项:

一是创新性提出了利用主辅坑道开挖超大断面隧道施工工法;

二是超深超大断面近距离下穿营业地铁车站综合施工技术研究;

三是自主研发隧道冲洗车;

四是创新性提出嵌套式双弹性减振Ⅰ型扣件方案;

五是自主研发了小净距暗挖车站下穿既有车站施工工法;

六是单端设置公共区机房集约型通风空调系统等新技术。

全面监督工程

合力把控质量大关

据市住房城乡建设工程质量总站介绍,针对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一期工程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总站主动服务企业,加大监督力度和频次,创新监管模式。对参建各方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进行不定期巡查和监督抽查,采取下发整改通知等手段强化工程质量管理意识,及时纠正质量违规行为;对相关单位主动靠前服务,督促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坚持实施质量责任制、三检制、材料进场检验制、工序报验制、材料见证送样制等有效的管理制度;对关键工序和重点部位严格执行样板带路制度,监督人员参与全部样板验收并提出监督意见,为后续大规模施工提供依据;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跟踪监督,确认整改落实,不留质量隐患。经过质监部门和各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本工程质量控制良好,最终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