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乡村振兴中的科技特派员丨曹海青:脚下的泥土与深情

2021-09-02 08:56:05  来源:新华网

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乡村振兴中的科技特派员系列报道②

曹海青:脚下的泥土与深情

新华网福州9月1日电(蒋巧玲 肖和勇)“不能让年轻一代职业农民,因为经验不足,对回乡创业有后顾之忧,更不能让他们开着小车回农村创业,又开着拖拉机出去谋生。”

从事农业38年、当了20年科技特派员的曹海青说,如何让农民增产增收,是这些年来,时刻萦绕在他心头的事情。

曹海青是南平市延平区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主任,也是一名扎根乡村的教授级高级农艺师。2001年,他被派到延平区樟湖镇武步村、香山村担任科技特派员。白天,他和瓜农一起,到田间诊断甜瓜病害;晚上,他又组织瓜农上课,传播农业科技知识。

“当时,那里的甜瓜连作了两三年以后,病虫害很厉害,我就跟农民讲,要进行轮作。因为甜瓜不轮作,第二茬、第三茬是绝收的。”在曹海青的帮助下,经过两年的努力,武步村和香山村的甜瓜面积从500亩发展到1000多亩,亩产量也从1000公斤提高到1250公斤,瓜农每亩可增收1000多元。

2005年,曹海青又被派到南平市享通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担任企业科技特派员,在这里,他一干就是16年。16年来,他指导企业建立蔬菜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又引导企业发展电商,推广“牛—沼—菜”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从种养结合、加工配送,到品牌创建、销售流通,他倾其所能,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

“到基层企业去,必须要在自己了解农业发展的前提下,才能指导企业和经营者进行转型升级,这就要求我们自己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曹海青说,随着农业的发展,科技特派员的服务范围已经不仅限于农业,而是扩大到了一产、二产、三产的融合服务,为了跟上这个节奏,他这个“老科特派”一直是边工作、边学习、边指导。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