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重庆:水产品和肉类的区域及公共区域成消毒重点

2020-06-30 15:17:01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

城乡统筹发展网6月30日讯(记者 李文萍)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如何做好重点场所和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管理与消毒工作?普通公民又该如何做好常态化的个人防控措施?

今(30)日,重庆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市疾控中心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所副所长、主任技师刘南介绍了相关情况。

四举措筑好“环卫墙”

水产品、肉类区域是消毒重点

刘南表示,为巩固重庆防控成果,防范出现与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等重点场所有关联的聚集性疫情,或接触被新冠病毒污染的环境而引发的感染,有必要进一步全面的、精准的做好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等重点公共场所和社区、厂区、校区、景区等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坚决防止疫情反弹。

针对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等重点场所要开展环境卫生与消毒。所有摊位进行全面彻底的环境卫生清理,市场售卖水产品和肉类的区域及公共区域是消毒重点范围,消毒的重点对象为地面、操作台面、运输车辆及宰杀、称量工具、生鲜冷冻食品包装等,对市场内公厕、水池、垃圾桶、活禽宰杀点等基础设施进行清扫保洁。及时清运积存垃圾,清除卫生死角。

针对企事业单位要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曾有过非密切接触者被传染的案例,是与前代病例于不同时间段暴露于共同的工作室、更衣室、浴室、厕所等环境而感染,该活动场所可能存在新冠病毒,通过公共物品表面间接接触传播而导致感染。要重视环境卫生和消毒,要对车间、厂房、办公室、宿舍、食堂等人员较集中的场所环境进行大扫除,加强场所内自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规范空调运行的管理与使用。

针对公共区域要强化环境卫生整治。要对公共交通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开展环境卫生清扫与消毒,经常换气通风。超市、商场、宾馆等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场所做好公共区域的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曾发生过两起高度怀疑是暴露于被污染的电梯而导致发生的感染,要引以为戒。加强洗手设施、卫生间、下水管道等的卫生管理。社区、厂区、校区、景区要落实自主保洁制度,确保有专人负责,定时定点清理垃圾和废弃物,消除卫生死角。

针对消毒对象和消毒现场的不同,应选择高效、可靠的消毒方法,化学消毒时可使用含氯类消毒剂、二氧化氯消毒剂等,对地面、墙面、台面等可采用喷雾或擦拭消毒,对小件物品如案板、宰杀工具等可采用消毒剂浸泡或擦拭等消毒方法,门把手、扶手、公平秤、水龙头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消毒作用一般不少于30分钟,作用到时间后使用清水去除残留消毒剂。同时提醒消毒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穿戴工作服、使用一次性医用口罩、手套,并加强手卫生。

个人防疫不松懈

戴口罩、手卫生、少聚集、多通风

“戴口罩、保持手部卫生、少聚集、多通风等防范新冠肺炎的行为要继续保持。”刘南说。她介绍,截至6月29日,全市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这充分说明这些行为不但对预防新冠有效,对预防流感、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样有效。

她指出,一般人群选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即可,戴口罩注意口、鼻都要覆盖。在室外空旷、通风良好、保持社交安全距离情况下,以及私人空间内如家里、私家车里等不需要戴口罩。

因工作需要与公众频繁近距离交流和接触的人员,如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社区工作人员、交警等,要坚持佩戴口罩。到人员流动大且密集的室内环境要佩戴口罩,如医院、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影剧院、公共地下室等。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人员要尽量避免前往公共场所,必须前往时一定要佩戴口罩。在封闭或通风不良、人员密集场所、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或乘坐厢式电梯、公共交通工具时需及时佩戴口罩。

其次,保持手卫生也非常重要。这是减少接触传播的主要手段。除日常说的“饭前便后”要洗手外,接触公共物品或部位后、外出归来等都要及时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剂洁手的好习惯;如果怀疑接触了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必须立即进行手卫生;清洁双手前尽量不要触碰口、眼、鼻;咳嗽、打喷嚏时不要用手捂,用纸巾或肘部遮掩。

再次,公共场所保持社交安全距离一米线,保持空气流通。有条件的餐饮、美容美发、图书馆、美术馆等场所以及公园、景区等休闲娱乐场所,可通过预约、限量、错时错峰,尽量采取网络购票和在线支付等方式,控制人流密度,避免人员聚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