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银川擦亮生态底色 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2019-12-30 11:17:51  来源:人民日报

白色气膜覆盖在煤场顶端,气膜之下的煤车正在进行卸煤作业。今年,宁夏电投西夏热电有限公司实施的汽车卸煤沟全封闭改造项目,让1200吨的粉尘年排放有了新去处,净了厂区,更安了周围居民的心。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银川守护碧水蓝天,推动产业升级,构建宜居城市,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建设“绿色、高端、和谐、宜居”美丽新银川。

碧水、蓝天,一个都不能少

2017年银川市优良天数为237天,2018年全市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1天,空气质量改善程度位居全国169个城市中的第四名。今年截至12月26日,优良天数319天,同比增加28天,达标率达88.6%,秋冬季以来连续90天保持空气质量优良。

银川市在实施“东热西送”集中供热、散煤治理、火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一批重点工程的同时,紧紧抓住治煤、治尘、治气、治车、禁烧“四治一禁”不放松。

碧水、蓝天,一个都不能少。银川市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统筹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2018年以来,银川市开挖银西河、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受到国务院的通报表扬,黄河银川段水质“Ⅱ类进Ⅱ类出”,全市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并逐步提升。

为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实现由被动治理向主动建设转变,今年,银川市与清华大学合作,挂牌成立了银川水联网数字治水联合研究院,把水生态治理作为一个产业来谋划和推动。下一步还将在山水林田湖草上做好经济文章,发展河湖经济、林地经济、草原经济、沙漠经济,放大“国际湿地城市”效应,探索创新发展生态经济新路径,切实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富民优势。

加减乘除,谋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环境质量改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5月,银川市正式启动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退城搬迁计划,7家企业为首批关停退出企业。计划到2025年,银川市各县(市)区城市建成区内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生态环境隐患突出的企业完成退城搬迁或依法关闭。

高端发展的本质是高质量发展。银川在整治环境污染企业的同时,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经济发展迈向更高层级。

近年来,一批创新性强、发展潜力大的项目落户银川。2019年7月,规模化高品质石墨烯结构精确可控制备关键技术和生产系统高端装备项目在银川市望远工业园正式签约实施,全国首条3.0版石墨烯生产线在银川市正式落地,银川市石墨烯生产工艺水平跻身全国先进水平。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力推进以光伏、石墨烯、锂电池、半导体、蓝宝石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力争2021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

除新材料产业集群外,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还推进现代化装备制造业集群建设。园区依托力成电气、小巨人、共享集团、轴承小镇、舍弗勒等龙头企业,实施了力成智能化车间、共享增材制造、3D打印、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建设,以及轴承全产业链等优势项目,打造高端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高地。

创新发展,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并不是一枝独秀。2017年12月20日,作为宁夏与北京两地“高位对接”创新载体的银川中关村创新中心揭牌,标志着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基因注入银川。如今,银川中关村创新中心已累计引进企业223家,其中包括91家新一代信息技术类企业、22家节能环保及新材料类企业、12家互联网教育企业以及18家互联网人力资源企业等。

2019年9月,银川市出台《关于加快互联网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战略高度对加快全市互联网数字经济发展谋篇布局,为推进银川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遵循和发展路径。

人水相依,兴水利民润万家

银川,九曲黄河水孕育的一颗明珠。在城市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绕城而流的河水、迷人的景色和多彩的湿地湖泊,赋予了银川更多的灵动和活力。

银川有湿地5.31万公顷,有自然湖泊、沼泽湿地200个,分布密度大、范围广、数量多,在西部干旱地区十分少见。目前,银川市有5处国家级湿地公园、1处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6处自治区级湿地公园,市区湿地率达到10.65%,湿地保护率达到78.5%。

银川湿地是中国西部以及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重要的迁徙路线和栖息繁殖地,随着湿地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鸟类在此驻足。红嘴鸥这几年成为银川的“城宠”,每年10月下旬,红嘴鸥迁徙途经银川会逗留一个月的时间,期间在银川海宝公园、燕鸽湖公园能看到不少市民与红嘴鸥亲密互动,投喂鸥粮、摄像拍照,人与鸟俨然一对心有灵犀的老朋友。

银川市不断努力营造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2011年以来,对市域范围内的一些重点湖泊湿地进行植被恢复、鸟类栖息地修复、湖泊清淤疏浚等保护与恢复建设。同时,银川市及各县(市)区政府实施了扩湖整治、水系连通等湿地保护工程,完成规划总面积1869.9公顷,湖泊水系连通总长度51.4公里。

以湿地资源利用为特征的绿色生态型产业的兴起,成为银川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不仅如此,银川先后获得国际湿地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第一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等多项荣誉。

使命呼唤担当,奋斗创造幸福。银川市将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推动银川高质量发展和治理现代化、城市国际化、生态园林化,为实现“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数据来源:中共银川市委宣传部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