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
2019年,重庆高质量发展的脚步,铿锵坚实、催人奋进。
这一年,重庆紧紧围绕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这条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这一年,重庆聚焦大数据、智能化培育新动能,成功举办第二届智博会,集中力量建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牵手兄弟省区市,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实施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坚定不移抓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
这一年,重庆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众志成城,攻坚拔寨;瞄准“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从困难群体入手,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民生需求。
这一年,重庆精心“梳妆”城市,立足市民期待,关注市民需求,提高城市包容度,对标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提升城市品质,“晒文化·晒风景”,着力营造一座“有温度和灵性的城市”,让“近者悦、远者来”。
……
2019走过千山万水,2020仍需跋山涉水。
21世纪又一个新十年即将来临,重庆,将继续以奋斗的姿态,满怀信心开启新篇章。
经济发展 步稳质高
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陈钧 实习生 王天翊
5G建设:万盛经开区鱼田堡高新技术产业园,西南地区首个大型天馈线检测实验室——万盛5G天馈线检测实验室建成投用。该实验室总规划建设面积两万多平方米,具备较完整的天馈线测试能力。图为万盛5G天馈线检测实验室的室内远场暗室(摄于十一月二十八日)。 通讯员王泸州摄
智造重镇:永川高新区凤凰湖产业园,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智能化车间的机器人正在作业(摄于10月22日)。 通讯员陈仕川摄
开放高地:日前,果园港获国务院正式批复,成为开放口岸,这是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又一重要成果。图为朝阳照射下的果园港。 何建钢摄
智博会上:智博会现场,戴上3D眼镜观看5G大片让人身临其境。(摄于8月28日)。特约摄影钟志兵
智慧名城:2019年,阿里巴巴智能重庆中心建成,在智能制造平台、物联网平台、智能网联汽车、新零售、新金融、城市数据大脑等领域,助力重庆打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记者罗斌摄
智慧生活:礼嘉智慧体验园,市民体验通过“人脸识别智能储存柜”存储随身物品(摄于10月23日)。记者张锦辉摄
“一带一路”:满载125台整车的专列从沙坪坝区团结村中心站驶出,标志着“陆海新通道”整车出口常态化班列开启(摄于5月8日)。记者罗斌摄
2019,即将道别。这是奋斗的一年,亦是收获的一年。
这一年,大数据智能化引领重庆新发展,许多的生产场景发生重大变革——
一些繁重或繁琐的活儿交给了机器人,“远程会诊”代替了人工往返奔波,一个机械企业的生产车间像图书馆一样安静……
当“智能因子”融入传统企业生产流程,带来的是生产方式的新跨越,引领重庆产业不断向高端迈进。
第二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闭幕后,重庆又雄心勃勃确立新目标:集中力量建设“智造重镇”和“智慧名城”——通过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超算、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装备等12个重点产业,构建智能产业、智能制造、智能应用“三位一体”发展格局。
这一年,创新驱动增强重庆新动能,经济发展质效得到提升——
有一组数据可以反映这种变化:今年以来,重庆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以智能制造加速赋能传统产业,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1000余个,带动技改投资大幅上升,技改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比重达40%。
今年1至10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5%、12.5%,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40%和36%。
这一年,扩大开放赋予重庆新格局,开放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2019年,重庆统筹做好“六稳”工作,加大内陆开放力度。今年12月,国务院批复重庆港口岸扩大开放果园港区。果园港的口岸开放说明,重庆虽然不靠海、不沿边,但凭借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展现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发展姿态,一样可以培育出内陆开放新优势,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
站在果园港码头,看百舸争流,向东,重庆精心打造长江黄金水道,仅今年前三季度就完成货物运输1.47亿吨。
听车轮滚滚,向西,中欧班列(重庆)连接欧亚,开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向南,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辐射东盟已实现“天天发班”;向北,“渝满俄”班列联通中俄每周固定发班。
重庆造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器等货物装满集装箱,顺着通道销往全球;东南亚等地的新鲜水果、特色水产,以及各种工业原料由通道进口,服务重庆高质量发展,满足市民高品质生活。
随着今年10月,重庆市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推进大会召开,重庆吹响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冲锋号”。
城市更宜居 民生有保障 环境更美好
山水之城 近悦远来
重庆日报记者 廖雪梅 王翔
两江四岸:10月2日,渝中区千厮门大桥,重庆夜景吸引了大量游客。杨璐摄/视觉重庆
灯光秀:9月27日,南滨路,一位市民舞着五星红旗以重庆大剧院为背景拍照留念。特约摄影钟志兵
增绿添园:二月二十四日,梁平区正龙寺公园,市民在练习太极拳。目前,梁平对城区范围内十一个公园进行提档升级改造。特约摄影刘辉
美化桥隧:6月5日,巴南区龙洲湾隧道工程,工人在“蓝天白云”下的1号隧道右洞进行装饰作业。记者张锦辉摄
保护长江:2月17日,丰都县名山脚下,江鸥飞翔,吸引众多游客观赏。近年来,长江丰都段植被茂盛、水质清澈,引来许多候鸟在江边栖息。通讯员林登周摄
学前教育:4月12日,云阳县凤鸣小学附设幼儿园,小朋友们展示自己的泥塑作品。记者万难摄
文旅融合:12月21日,2019中国攀岩自然岩壁系列赛(重庆奉节站)暨年度总决赛在重庆奉节拉开帷幕。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公共服务:6月13日,在两江新区人和街道的兴乐体育文化公园,居民锻炼后在直饮水点喝水解渴。记者张锦辉摄
山城步道:6月30日,渝中区,游客在虎头岩山城步道“空中悬廊”游玩。记者龙帆摄
河流整治:1月31日,跳磴河畔的中梁山玉清寺滨水公园顺利完工,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娱乐休闲的好去处。特约摄影钟志兵
边角公园:11月10日,沙坪坝大学城汇贤体育文化公园廊桥水清草绿深受市民喜爱。昔日的不毛之地如今变成了市民休闲、娱乐和健身的打卡之地。特约摄影钟志兵
赛事名片:3月31日,2019长安汽车重庆国际马拉松赛在重庆南滨公园鸣枪开跑。3万中外跑者分别参加全程、半程、迷你、亲子马拉松赛事。记者罗斌摄
时尚之都:9月20日,南岸区弹子石,中国重庆国际时尚周开幕式,T台上的模特身着中国传统元素服装在表演。记者崔力摄
花样生活:11月3日,江北嘴,第二届城市花博会现场。刘力摄
夜幕降临,重庆披上了靓丽的“晚礼服”,整个城市活力四射,光彩照人。重庆的美,不光美在夜景,这座城市在城市品质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态环境建设上同样令人点赞。
这一年,为打造“近悦远来”的城市,重庆市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9个方面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重庆这座山水之城,迎来全新蝶变。今年来,我市在主城加快推进200多公里轨道交通、100项城市路桥隧以及公共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全面提速,“山城步道”叫响城市特色品牌,主城区交通拥堵治理不仅让群众的生活、出行、休闲条件进一步改善,也激发出他们对美好家园的热爱之情。
这一年,我市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交出高分答卷,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满——
我市瞄准“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持续发力。在义务教育保障方面,今年全市投入10.9亿元,用于加强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投入资助资金38.4亿元,精准落实各类学生资助政策。在医疗保障方面,投入2亿元设立健康扶贫医疗基金,1.9亿元购买精准脱贫保险,将贫困人口大病救治病种增加到30种;推进分级诊疗,区县域内就诊率达90%。住房保障方面,投入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6.8亿元,做到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条件且有意愿改造的贫困户“应改尽改”。此外,下达农村饮水投资计划4.12亿元,确保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这一年,我市的“四好农村路”路网密度继续保持西部第一。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民生支出288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5%。
这一年,重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空气更清新——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碧水、蓝天、净土、田园、宁静”环保行动,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34项主要指标和206项重点工程顺利推进。截至11月底,全市纳入国家考核的42个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为97.6%,同比提高7.1个百分点,首次高于95.2%的2020年终期目标。截至12月19日,重庆今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4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这一年,我市扎实推进“四山”保护提升,实施“增绿添园”项目,开展坡坎崖绿化美化示范点建设……这一年,我市持续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深入推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共完成各类营造林任务640万亩。同时,我市抓紧抓实生态环境问题整治。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累计完成整改184宗,整改完成率96.8%。全市3003个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问题,已完成整治2621个,整改完成率达87.3%。
因为这些改变,山水之城才“近者悦,远者来”,重庆人以此自豪……
美丽乡村蓝图渐展
重庆日报记者 汤艳娟 颜安
欢庆丰收: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居民点,大家围坐在长桌宴旁,品尝用今年丰收的新鲜食材烹制的土家美食,庆祝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摄于九月二十二日)。特约摄影谭华祥
农业园区:长寿现代农业园区,坐落于万亩柑橘园中的长寿慢城日前开城,迎接游客体验现代乡村新风貌(摄于十一月十一日)。特约摄影钟志兵
三峡橘乡:忠县新立镇中岭村,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果树飘香、渔舟荡漾,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摄于6月18日)。毛幼平摄
驻村扶贫:彭水县大垭乡龙龟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到贫困户家中,指导如何种植经济作物,争取早日脱贫(摄于四月三日)。特约摄影钟志兵
智慧农业:大足铁山镇胜丰村,植保无人机正在油菜地里作业。该区近年来引进高效的无人机等现代植保机械,效率比传统作业方式提高60倍以上(摄于3月11日)。通讯员瞿波摄
产业扶贫:酉阳县车田乡小寨村苗绣扶贫车间,当地妇女正在学习苗绣技艺(摄于4月13日)。通讯员杨春来摄
农家新居:万州龙驹镇向东村1组,脱贫户李长供家买了新电视机(摄于11月27日)。 特约摄影冉孟军
田园美景:万盛经开区鱼子岗湿地公园,市民在健身步道上一边骑行一边欣赏田园美景。(摄于4月10日)。特约摄影曹永龙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2019年,决战脱贫攻坚,抓实乡村振兴,重庆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美如画。
这一年,我们坚持尽锐出战,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今年以来,按照中央的要求,我市持续加强脱贫攻坚组织力量:市委书记、市长继续任“双组长”,22位市领导定点包干18个深度贫困乡镇及所在区县,压实压紧责任。
与此同时,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实行严格责任制,“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工作,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担当放在心上。
开对了“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我市实施“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举措,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集中精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有付出才有收获。2019年,预计全市有11.4万贫困群众甩掉“贫困帽”,城口、巫溪、酉阳、彭水4个贫困县达到摘帽标准。
这一年,我们坚持乡村振兴全面发力,创新机制拓展思路,美丽乡村焕发新活力——
青山绿水,瓜果飘香,丰粮归仓,巴渝大地到处都是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能人返乡,科技引路,种养兴旺,农业产业正开拓勤劳致富的康庄大道;
村规民约,乡贤讲堂,民风和谐,乡村文明正焕发朴实无华的崭新气象……
经过两年多不懈努力,我市乡村振兴有力牵引“三农”发展持续稳定向好——
看,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蓬勃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档升级,乡村休闲旅游业“井喷式”发展,农村电商服务业增势迅猛,20个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扎实推进;
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点上示范转向全面推开,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场硬仗,认真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实施“五沿带动、全域整治”行动;
看,农业绿色发展成为主旋律,农业投入品减量持续推进,养殖业粪污治理收效明显,发布优质绿色高效技术模式20项,生态循环农业有序推进,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作出应有贡献。
数字为证。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1029.88亿元,同比增长3.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66元,同比增长9.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