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加大宣传引导,动员乡村群众参与,全力实施以美化人居环境、创建文明村居、推动移风易俗、实施“旱厕改造”为主的乡村文明行动综合整治。
近年来,冠县结合各乡镇(街道)的特点和差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编制完成《冠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聚焦聚力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打造“鲁西乡村振兴样板”,越来越多有“面子”更有“里子”的美丽乡村竞相涌现。
精雕细琢塑文明新风
近两年来,冠县崇文街道王庄子村变化巨大。村庄道路变得平坦宽阔,胡同硬化后出行更加方便,村庄环境卫生干净整洁,这样的环境让住在这里的村民感觉很舒适。
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冠县梯次推进开展“平清种增改”自主治理行动,实施村庄空闲地平整,清理各类垃圾杂物,种植果树苗木等经济作物,“硬化、绿化、亮化、美化”进村入巷,美化村容村貌。深化“净化居室、美化庭院”促村容整洁行动和“生态文明家园创建”“美在农家”等活动,引导农村居民增强卫生意识。鼓励有条件的村庄发展致富产业,加强村庄建设,打造“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的美丽乡村。
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齐头并进,是冠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冠县倡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耕乡村精神土壤,增强精神凝聚。大力推进移风易俗,修订村规民约,倡导文明新风尚。坚持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推选“冠县好人”“好媳妇、好婆婆、好儿女”。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和文明集市、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善行义举四德榜”实现村庄全覆盖。
培育现代农业“新六产”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冠县立足农业和林果资源优势,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吸引高端优质产业项目,积极推动农业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冠县戴里庄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将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以“文脉龙源、励志小镇、花果田园、鲁西水乡”为发展理念和总体定位,打造“可持续性强、投资回报率高、产业深度融合、新型现代农业、业态丰富、产业链一体运营”的新型田园综合体。
在此基础上,冠县整合挖掘温氏畜牧、汇源基地、鲁西民居、民俗文化、灵芝小镇、纺织小镇、“中华第一梨园”及天沐温泉等各类资源,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商贸物流等农业“新六产”,推动三次产业深度融合。
“归雁兴乡”成为新农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关键。随着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带着信息、技术、资金、项目归来,冠县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加速涌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冠县柳林镇大杨庄村的在外创业青年杨本凯积极响应镇党委号召,返乡担任村支部书记,带领村民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通过发展现代农业种植和乡村旅游,带动70多户贫困户脱贫。看到家乡新变化,在外务工、创业的青年纷纷回乡,这两年返村青年有20多人。
打好“组合拳”,选好“领头雁”。在基层党组织优化提升上,冠县出台《关于从优秀退休干部、退伍士官和下岗职工党员中选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意见》,先后选拔67名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带头人到基础薄弱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形成了能人带富、能人治村的良好发展格局。同时,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和后备力量建设工作,建立1620人的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一村一册,实现动态管理,跟踪培养,为“乡村振兴”蓄力。
数据来源:中共冠县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