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载风雨兼程,70载岁月峥嵘。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望历史,放眼世界,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重庆两江新区,中国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作为中国构建全方位开放体系,从沿海开放到内陆开放的重要标志,如今的变化更是天翻地覆。
规划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可开发面积5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0万,两江新区下辖人和、鸳鸯、天宫殿、翠云、大竹林、礼嘉、金山、康美八个街道。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从乡村到城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惠及人民生活,使位于重庆近郊的两江新区上百万居民逐渐融入城市生活,成为城市市民,彻底改变了个体和家庭的命运。
而作为两江新区的开发腹地,智慧新城礼嘉的崛起更颇为典型。
旧时“礼嘉场”
城镇化进程中现悄然巨变
礼者,孝、慈、恭、顺、敬、和、仁、义也;嘉者,善、美、极、乐、瑞、福、悦、惠也。两江新区礼嘉,历史悠久绵长。
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原名李家场,隶属于重庆市江北厅。到1913年,江北厅更名为江北县,下设三个里,分别是:仁、义、礼,李家场就在礼里,又因濒临嘉陵江,于是,取了“礼”、“嘉”二字,李家场更名为礼嘉场,并由礼里划归义里,礼嘉这个名字,便沿用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礼嘉的建制经历了乡、人民公社、镇。1978年12月,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1992年,重庆被列为长江沿线开放城市,享受沿海开放城市的政策,重庆主城区的发展“北移东下”也提上日程。
在这一背景下,礼嘉镇也在悄然发生变化。1996年,全镇农业生产总值6675万元,其中,乡镇企业总产值4351万元,财政收入89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1852元。
出生于1935年的现礼嘉“老辈子”刘承原感触很深:“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是想也不敢想的变化,如果没有这些发展,可能现在礼嘉还是农村,我们还是住着土瓦房。”
1999年,礼嘉镇召开经济综合开发区小城镇建设规划论证会,决定大力开放开发,将招商引资引入快车道,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全镇经济发展。
资料图:摄于2000年5月22日礼嘉镇双埝村蔬菜生产基地现场
直到2001年,礼嘉镇由原北部新区代管,2003年开始大规模征地。到2009年,完成礼嘉辖区13个村136个社4万余亩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农民全部转为城镇居民。
资料图:2006年4月新建成的农转非居民安置房——白马花园小区正式投入使用
摄于2006年9月6日 礼嘉老街上场
“这个过程是阵痛的,农民离开土地,身份转变为市民,从不理解不接受到融入城市生活,这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与此同时,礼嘉这片土地上也相继引进了重庆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安吉天地红岩物流有限公司、普洛斯物流、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力设备有限公司等,工业化进程也在滚滚向前。”礼嘉街道党工委书记喻宗华说。
这种身份的转变,在如今的礼嘉人眼中,是令人欣喜的改变。“因为有医保、看病的医药费给报销了一大半,我每月的养老金也不少,不给儿女添负担。”今年87岁的贺青伦告诉记者,这都要感谢国家的好政策。
2011年,礼嘉撤镇建街道。2016年,随着重庆市委市政府撤销北部新区、其职能职责划归两江新区,礼嘉街道也划归两江新区。两江新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包括礼嘉在内,八个街道的建设进程有序推进,一大批惠民举措相继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在日益增强。
共建共享
居民生活发生巨大改善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今天,居住在礼嘉的居民已感受到了生活的巨大改善。
“从乡村的初级中学到如今的重庆市重点中学,你说变化好大嘛!学校的环境、教学质量这些都与从前是天壤之别。”今年92岁的礼嘉中学退休语文教师成仕余深感礼嘉教育的巨大变化。
原礼嘉中学操场
原礼嘉中学
“1956年我从部队转业回来,被当时的江北县教育局分配到人和小学教书,后面又到了鸳鸯小学和礼嘉中学,那时还不叫礼嘉中学,还叫礼嘉小学办的戴帽初中,就是初中班。条件很艰苦,我们组织学生们搬水泥、河沙、煤炭灰,半天读书、半天建校,当时只有两栋教学楼,还是片石墙。”这是成仕余口中的礼嘉初级中学,与如今校舍高大、设施现代化的礼嘉中学有着天壤之别。
如今的礼嘉中学
如今的白马小学
据他介绍,“变化最大还是在两江新区成立,礼嘉大规模开发建设之后,那时候我已经退休不教书了,但是我就是礼嘉人,经常回来看,学校变化太大了,但这种变化不仅限于礼嘉中学,是整个重庆,整个国家,现在的教室宽敞明亮,学生们用的高级设备我以前根本想象不到。”
70岁的礼嘉居民李世玉说,50年代读书是草房子,到处是洞洞、缝缝,条件艰苦;80年代女儿读书是楼房、有电扇、教室明亮;如今外孙女读书有空调、多媒体设备,是想都想不到的先进。
今年33岁的礼嘉街道富安社区网格员白秋菊也很感慨。“步行1个多小时上学、全是土路、以前就是乡村学校、教学楼哪有现在这么漂亮……” 90年代曾在礼嘉中学读书的她,给出了这几个关键词。
除了教育,如今的病有所医,也让礼嘉人感到幸福。“过去我们在礼嘉这边住,生了病要走路、赶车甚至过河,去人和、去沙坪坝看病,路上走个1、2小时那都是少的。”成仕余说。
旧时礼嘉卫生院大门
“小时候有次发烧,爸爸背着我跑了好远好远才找到一家医院。”幼时心酸的看病经历,令如今已70岁的礼嘉居民李世玉至今感慨。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今走出家门几步远,就有社区医院,仅礼嘉片区就有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礼嘉分院、佑佑宝贝儿童医院等。甚至,新区医养结合的初步尝试——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礼嘉康养中心也已投入试运营。
如今宽敞的礼嘉卫生服务中心
全民健身运动会、百姓邻里节、春节百家宴、打造文化队伍、修订居民公约……丰富的业余活动、充分的居民自治,更让生活在礼嘉的居民享受着精神的愉悦。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礼嘉街道最早的商品房社区,富安社区还于2018年9月开设了老年大学,根据社区老年人需求,设置了合唱、舞蹈、书法、绘画、太极、智能手机学习等多样课程,丰富社区老年人的生活,已吸纳学员180余名。通过探索社区老年大学的公益化路径,令居民受益。
富安社区老年大学汇报演出现场
92岁的成仕余说,如今生活在礼嘉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们有三感: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有社保、有医保、出门有优惠茶、老人有敬老茶,这让我们有了获得感;社会很安定、生病找得到医院这让我们有了安全感;住的宽敞、出门有公园、出远门交通便捷这让我们有了幸福感。”
嘉兴社区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汇演现场
嘉和社区元宵节活动现场
宜居宜业宜游
生态礼嘉,智“绘”未来
党的十九大以来,礼嘉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今,在社会治理、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城市完善等方面,礼嘉均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11.2公里的江岸线将礼嘉半岛玉带环腰;约0.8平方公里的山体让礼嘉半岛坐拥约2公里长的城市自然山体崖线,地形起伏有层次;白云湖、龙塘湖水面约231亩,波光潋滟尽享湖光山色……利用这些优势,现在的礼嘉28平方公里范围内,九大公园星罗棋布,公园总面积已经超过9428亩,使礼嘉成为名副其实的低密生态宜居之城。
重庆欢乐谷 欢乐谷供图
2014年,欢乐谷落户礼嘉;2017年,礼嘉天街开工,这是两江新区的重要滨水商业项目,并与悦来商圈相呼应,将进一步完善两江的现代商贸功能。
礼嘉滨水商圈示意图
与此同时,2018年4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决定在礼嘉打造3平方公里的礼嘉智慧公园,以此带动礼嘉智慧城的建设。礼嘉智慧公园沿江依山而建,以白云山、白云寨、白云湖、金海湾四个生态公园为本底,在保持区域原有自然生态特色、突出美丽江湾景致、彰显山水之城魅力的同时,运用5G通信系统、智慧安防系统、智能环卫系统、智能水系统、智慧能源系统、智慧喷灌等多项前沿科技,打造陵江次元、云尚花林、极客社区、湖畔智芯、创新中心五大区域,形成“一园五区”的功能结构布局。
礼嘉工程中心供图
经过近一年的规划建设,两江新区礼嘉智慧公园一期于2019年8月21日开园并对外试运营,以25个体验场景、50个体验项目,全面探索智慧生活,用科技重塑城市未来。作为2019智博会大力打造的实景体验场景之一,礼嘉智慧公园备受关注和好评。
冉雨琳 摄
随着礼嘉智慧公园的落地,实体空间和数字空间在礼嘉智慧城相伴相生、虚实互动,人们能全方位、沉浸式的体验智慧生活场景,两江新区在这里构筑了一个“万物互联”“云网融合”“智引未来”的智慧城市典范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