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分类开良方 石山披绿装

2019-04-22 15:30:33  来源:重庆日报农村版  作者:陈维灯

图为2018年5月拍摄的奉节县青龙镇大窝社区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通讯员 金春 摄

3月13日,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甘溪镇一山坡上,工人正在为青花椒树修剪枝叶。经过治理,过去这片重度石漠化地区,种上了青花椒,让村民们走上了致富路。

3月18日,巫山县曲尺乡柑园村,长江两侧开满了李花。当年的岩溶地貌,如今成了美丽丰收之地。

3月15日,南川区山王坪喀斯特国家生态公园,一辆汽车从茂密的树林中驶过。上世纪70年代末,该地区石头裸露、杂草丛生。通过治理,如今已成为游客向往的生态旅游胜地。

石漠化被称作“土地癌症”,整个重庆岩溶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充分,生态环境脆弱,基岩大面积裸露,石漠化严重。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治山与兴林、增绿与增收双赢的路子。

巫山

种植经果林涵养水土

仲春时节,巫山县曲尺乡柑园村,漫山遍野桃李花开。

可在十几年前,由于石漠化程度严重,山坡上除了零星的灌木,就只有大面积裸露的石头。

“我们这里荒山多、田太瘦,种庄稼根本就没得收,只能栽树。”村民孙裕红说,现在一亩脆李一年就能挣几千块钱了。

据了解,我市有岩溶土地327.2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39.9%。其中,石漠化土地92.56万公顷,占11.3%。石漠化发生率28.3%。而巫山是重庆东北片区最大的岩溶地区,岩溶地貌占全县总面积的93.1%。岩溶山区土层薄,暴雨冲刷破坏力强,久而久之便形成石漠化现象。据统计,全县石漠化土地面积已达120万亩,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132万亩。

治理的最好办法就是通过种树栽草涵养水土。因此,在石漠化严重的土地上,当地政府引导农户放弃传统的农耕作物,改为种植脆李、柑橘等经济果树林。

如今,巫山县12万亩荒山变成了青山,3个万亩生态林片区已渐成规模。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梁洪海说:“沟口水文站的数据显示,江水中泥沙含量明显减少了。”

黔江

“鸡啄地”种桑满眼绿

黔江濯水古镇自唐朝至今,一直是远近闻名的富庶之地。然而,毗邻濯水古镇的濯水镇双龙村,因处于海拔600至1100多米的喀斯特地貌区,却自古贫穷。

“全村近3000亩耕地,除227亩水田外,‘鸡啄地’占了一半,重度石漠化面积一度达到1100多亩,种不成庄稼也关不住水。种‘三大坨’(即苞谷、洋芋、红苕)只能填肚子。”双龙村支部书记孙祥生说的“鸡啄地”,指的是喀斯特地貌区中零散的土窝。多年种植“三大坨”等农作物,不仅收成难有保证,还极易造成这些土窝水土流失,加剧喀斯特地貌区石漠化。

近年来,双龙村持续利用种植桑树治理石漠化,在喀斯特地貌区间贫瘠的“鸡啄地”里都种上了桑树,如今已达到2600多亩,村里满目皆绿,养蚕农户的年平均收入达到了3.58万元。不仅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村民依靠桑蚕也增加了收入。

酉阳

小花椒也能助力治“石魔”

早些年,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潭镇梅树村羊角垴的山坡石漠化严重,薄薄的土层被水流冲刷得所剩无几,连狗尾巴草都长不好。

“喀斯特地貌区占到全县总面积的80%,其中石漠化面积达到15.46万公顷。因此,酉阳想要提升森林覆盖率,就必须进行石漠化治理。”酉阳林业局造林绿化科科长杨欧介绍,石漠化地区地表裸露、土层薄,植物很难存活,我们选种了国家林业局推荐的治理石漠化树种——花椒,它是浅层系作物,根系发达,只要有20厘米的泥土就可生长。”

4月,羊角垴的山坡上,一棵棵近两米高的花椒树正吐露着新芽。

文/记者 陈维灯 图/记者 谢智强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