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把农村短板变成“潜力板”——访广东省委常委叶贞琴

2019-02-28 10:00:08  来源:农民日报
原标题:把农村短板变成“潜力板”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0月视察广东时强调,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要坚持辩证思维,转变观念,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作为经济发达省份,广东的城乡发展不平衡短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广东又将如何补齐农村发展短板,挖掘农村发展潜力和后劲?近日,记者围绕这些问题,专访了广东省委常委叶贞琴。

农村发展潜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叶贞琴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作出的这一重要论断,站位高远、立意深刻,为我们重新认识和发现农村的价值,深刻理解把握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提供了思想钥匙和根本遵循。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广东最大的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广东最大的发展不充分。同时,短板就是潜力,差距就是空间,补短板、减差距的过程就是释放潜力、激发后劲的过程。叶贞琴将此概括为四个方面:

第一,农民收入是短板,扩大消费潜力巨大。当前在支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成为重要着力点,而扩大消费的最大潜力就在农村。广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反而给刺激消费需求提供了较大空间。2017年,在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方面,广东是15778元,排在全国第7位。根据调查显示,城乡居民中等收入群体(即年人均收入2.3万元)的平均消费倾向最大,在达到2.3万元收入水平前,群体的消费倾向趋势总体上升。在现有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下,农村居民家庭家用汽车、空调、计算机等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率仍然较低。增加农民的收入就是雪中送炭,边际效用最高,最可能变成现实需求。如果广东农民收入达到现在城市居民水平,按农村常住人口3367万人计算,一年就可以增加8000多亿元的收入,扩大内需的空间很大。

第二,农村基础设施是短板,扩大投资潜力巨大。这些年,广东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程度显著提高,但是农村投入相对较少。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如果广东各地、社会各方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包括水电路气房,厕所、污水及垃圾处理设施,以及乡村文化场所、卫生院等,将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第三,土地是经济发展的短板,挖掘农村土地价值潜力巨大。农村土地可挖潜的空间很大,包括空心村改造、宅基地改造、旧厂房改造和农田整治,通过增减挂钩,既能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又能增加建设用地指标。例如拆旧复垦,珠三角9市已形成复垦指标需求3万亩。按省里批准确定的复垦指标交易保护价50万元一亩来计算,转让后将产生超过150亿元的收益。

第四,农村有生态资源优势,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潜力巨大。一是高品质农产品正成为消费热点。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正在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广东优质果蔬、肉类的结构性缺口分别超过400万吨/年、200万吨/年。二是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正成为消费热点。农业已经进入多功能时代,乡村已经成为全域旅游的重点。去年“十一”黄金周,全省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3135万人次,相当于广东旅游接待人数的62%。三是“互联网+”催生新模式新业态。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安全物联网应用、农村互联网金融等发展迅速,推动了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上网。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是乡村实现振兴的重大机遇。

制约农村潜力释放的主要因素

叶贞琴认为,制约农村发展的关键是城乡二元结构,是长期以来各种要素单向由农村流入城市,造成农村严重“失血”。乡村振兴,必须解决这方面问题。目前,制约农村潜力释放的因素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仍然存在。有的地方领导还没有从思想上根除“唯GDP”倾向,简单地从GDP、财政收入贡献等角度看农业农村,认为投资“三农”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既没“面子”也没“里子”。有的地方领导没有牢固树立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没有意识到城镇化与农村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把发展的重心只放在城市,大量农村人力资源、土地资源乃至自然环境资源用以支撑城市、工业发展,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不强。有的地方干部对做好“三农”工作存在畏难情绪,回避农村问题,认为大量的农民到了城市,没有必要再发展农村。

二是农村要素市场化程度仍然较低。农村宅基地、荒山荒坡、集体资产等,还没有盘活利用,处于用不了、用不好的困局,是一笔沉睡的资产。比如,2017年,广东农村集体资产5598亿元,占全国3万亿元的比例超过六分之一,但这笔庞大的资产,在权能上仍然受到很大限制,包括集体建设用地如何入市、宅基地如何转让如何抵押。如果通过“三权分置”改革,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权能,可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也是一笔很大的资金来源。

三是要素留下来和引进来的环境仍然欠缺。受到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和生产成本地板效应的影响,依靠传统农业增产增收的难度加大,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三留守”等问题日益严重。农村的交通、物流、医疗、教育、卫生、通讯、文化等基础及配套设施比较落后,引进人才、产业、项目等有一定难度。

挖掘农村潜力关键是“三靠”

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充分挖掘和释放农村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对此,叶贞琴表示,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要把农村这个战略腹地、社会稳定器建设好,关键是“三靠”。

一靠改革。就是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让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城乡平等交换,让农村的生产要素潜能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潜力。下一步,要着力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基础上,推进土地细碎化连片整治、土地股份合作、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实施宅基地“三权分置”,促进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国家部署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合理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完善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活化农村资源,唤醒农村沉睡的资产。

二靠发展。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百业强。要紧紧抓住产业兴旺、富民兴村这个“牛鼻子”,在满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需要的过程中,解决农民钱袋子问题,扩大农民的消费需求。就是要发挥广东的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消费市场和经济基础的优势,大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三年内投资75亿元高水平建设15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做优传统产业、做强特色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形成广东富民兴村产业发展新格局。促进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家乐等农业农村相关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农业多功能增值的效益。

三靠建设。广东乡村建设历史欠账比较多,既要提升农村义务教育、医疗保险、基本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又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任务相当繁重。目前,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必须下大力气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新的更高的起点和广东特色,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这方面省委、省政府已经作了很好的部署,现在需要全省一盘棋,加强顶层设计,建设有广东特色、岭南风格的广东美丽乡村。在扎实抓好2277个贫困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和85个新农村示范片的基础上,在全省所有自然村开展村容村貌基础整治,并率先从“四沿”(沿交通线、沿省际边界线、沿城市郊区、沿旅游景区和南粤古驿道)做起,建设具有岭南特色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迅速改变广东农村面貌,提升广东乡村形象。(记者李飞)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