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生态立市与工业强市相得益彰

安徽宣城实现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
2019-02-11 11:00:25  来源:经济日报

生态环境好,地理位置优,产业发展如何布局?近年来,安徽省宣城市将生态立市与工业强市结合起来,通过深入实施林长制、河长制、湖长制,有力保障山青水绿的生态环境;通过加速布局“绿色智造”,严把项目环境准入关,大力实施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制造新体系建设,呈现出生态文明建设和制造业绿色发展齐头并进的局面

安徽省宣城市去年12月份成功入选“2018美丽山水城市”,成为安徽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这是宣城市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后,获得的又一块生态文明建设的闪亮金字招牌。

作为安徽省唯一与苏浙两省接壤的省辖市,宣城是长三角城市群重要城市之一,也是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

生态环境好,地理位置优,产业发展如何布局?

建设水清岸绿生态家园

1月5日,青弋江泾县云岭镇肖家河段空寂辽远,河滩已经平整过了,正等待复绿。

泾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泾县治砂治超领导小组组长马晓尧告诉记者,这里原来是泾县泾泉砂石开采场的场区,挖砂船、运砂车把这片河滩整得坑坑洼洼,去年10月份,泾县正式启动专项整治。“现在情况大为改观,目前江心洲公园已初步建成,青弋江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正在进行,只等春风再绿!”

50公里外的马头祥林场,薄雾笼罩着整齐挺拔的水杉,细看有点特别:粗大的树干中段生长着另一种植物,马头祥养生观光园的负责人王青霞告诉记者,松杉上嫁接种植的是石斛,既有观赏价值,又有药用价值。自从推行林长制改革以来,这片1918年建场的老林场焕发了勃勃生机,引进浙江钱王生态园林有限公司,创建了森林特色小镇,“这里变得更美了,我们扩建花木观赏区4000多亩、精品果园区500多亩。石斛是我们‘用绿’的新方法,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吸纳周边150人就业,人年均增收3万多元”。

2018年以来,宣城市以推进河长制、林长制为抓手,加快建设水清岸绿生态家园。河长制在宣城市有了升级版,在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组织体系,实现了河、湖、库、沟、塘、渠全区域、全流域、全水域的全覆盖后,宣城市继续探索建立“河长制+”,形成“河长制+检察工作”“河长制+警务室”等模式。同时,落实宣城市境内长江支流所在地的各项任务,着力构筑长江两个皖境最大支流水阳江与青弋江干流岸线“1公里防线”,确保实现水更清、岸更绿、产业优。

林长制也发展出宣城特色,不仅建立了党政同责的市、县、乡、村四级林长制工作体系,2053名林长全部到位,一山一坡、一园一林都有专人专管,而且发挥林长管林兴林作用,形成了市县林长抓示范,乡村林长抓实施,民间林长抓经营的生动局面。国土绿化、生态修复、城市绿化提升3项工程,共完成营造林187万亩,全市林业增量提效明显;林业发展焕发出生机,目前全市有各类林业新型经营主体4276个,经营面积238万亩,有效解决了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现山场闲置的现象。

林长制、河长制、湖长制的深入实施,有力保障了宣城市的生态环境,空气优良天数达到87.9%,稳居全省第二位;境内水体7个省级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11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进一步建立完善了固废管理长效机制,全市所有工业固体废物进、出、生产、消耗等环节处于可控状态。

平衡生态立市与工业强市

“生态立市与工业强市不是对立的,而是内在统一、融为一体、相得益彰的。”宣城市委书记陶方启说。

如何平衡生态立市与工业强市?

记者在广德县新杭镇看到两块集中整治公告牌——

琉璃瓦行业集中整治。作为广德县的传统产业,琉璃瓦生产企业存在工艺落后、能耗高、环保设施落后等问题,2017年开始整改整治,截至目前,全县38家琉璃瓦企业关闭24家,整改提升的14家正在组织验收;新杭镇石材加工企业专项整治。由于扬尘和噪音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2018年5月份,全镇33家石材厂已经全部关闭。

还是在新杭镇,广德亚太汽车智能制动系统有限公司洁净的生产环境、自动化的生产工艺,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据介绍,这个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是目前宣城地区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

宣城市的解题思路正如记者目之所及——

一方面发挥环评制度“节制闸”作用,严把项目环境准入关,将不符合产业政策、环境污染大、超出环境承载能力的项目挡在门外;鼓励引导污染排放少、能源消耗低、科技含量高、规模效益好的项目落户。2016年以来,全市共否决建设项目33个,预计投资总额约23.36亿元。

另一方面全面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坚决淘汰关闭落后产能,为发展腾出更多环境容量。2017年5月份,宣城市深入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截至2018年11月7日,共排查散乱污企业877家,其中整顿规范类172家,已完成153家;取缔关闭类705家,已完成630家。

另外,努力做好“产业优”这篇大文章。

近年来,宣城市加速发展“绿色智造”。所谓“绿色智造”,有3个含义,一是“绿”,大力实施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制造新体系建设,增强绿色制造能力。二是“智”,推进“制造”向“智造”转变,2018年,全市新认定省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2个。三是“精”,致力于培育一批质量标杆企业,成就一批有品质有品牌的“精工”产品。

强化集群集聚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集群。2017年,全市节能环保产业实现产值140亿元,是2010年的40倍,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达25.6%;强化资源综合利用,着力提升能源效率。宣城市共编制了16个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项目,规模以上工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提高1.6个百分点。着力加大化工、钢铁等行业扩大能源综合利用投资,回收利用余热余压等能源从9.45万吨标准煤增长到17.03万吨标准煤。大力发展混凝土空心砌块、煤矸石烧结砖等新型墙体材料,促进工业炉渣、粉煤灰、煤矸石和尾矿渣的综合利用,全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从2010年的74.8%增至2017年的97.8%。

“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战略,使宣城市2018年前11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2%,工业能源总消费仅增长0.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0.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2%。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