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昔日污染物 今朝大产业

2019-01-07 10:55:13  来源:经济日报

适度规模养殖是一条增收致富的好路子,但规模养殖产生的禽畜粪便不及时消化处理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禽畜粪便的处理一直是块难啃的硬骨头。重庆市丰都县通过建设循环产业链,将牛粪变废为宝。

走进重庆市丰都县包鸾镇飞仙洞村养牛大户张升鱼等农民的养牛场,记者没有感受到臭气熏天,也没有见到污水横流的场景。“我县发展循环产业,牛粪经过新技术、新工艺处理,变成了能卖钱的有机肥。”丰都县县长罗成告诉记者。

丰都地处三峡库区腹地,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丰都坚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发展的重要位置,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从2008年起,丰都开始打造“中国肉牛之都”。截至目前,丰都建成万头以上养牛场2个、500头以上养牛场11个、百头以上养牛场25个、20头以上养牛场1036个,存栏肉牛17万头。全县约10%的农户参与肉牛产业发展,肉牛养殖对农民的增收贡献率达到18%。

蓬勃发展的肉牛产业让人欣喜,可是随之而来的牛粪处理问题也令丰都人头疼不已。

“按照一头成年肉牛每天产生15公斤至20公斤粪便计算,我县每年面临着上百万吨的牛粪处理问题。”丰都县畜牧兽医局局长赵波说。

以前,丰都多数养牛场都没有牛粪处理设施,牛粪处于散乱堆积状态,一遇下雨天,雨水和粪污混合,通过溪沟流入江河。

“保护环境,义不容辞;产业发展,也不能停步。只有创新思路,在循环发展上寻求突破。”罗成说。

2014年,丰都聘请中国人民大学专家团队对畜禽承载量进行了论证,决定合理控制肉牛养殖规模,从源头上减少粪污产生量。其次,采取“两分离三配套”措施,即雨污分流、干湿分离,配套建设干粪池(棚)、沼气池、污液储存池。如果养牛场规模较大,还得在此基础上加配“沼液还田”“生物氧化”等设施。

同时,为深度破解牛粪处理难题,丰都陆续引入丰泽园、沃特威等4家生物有机肥开发公司,专门负责牛粪的有机化处理,企业按每吨100元的价格收购养牛户的牛粪。

为了激发企业和养牛户科学处理牛粪的积极性,政府按每吨5元标准给予企业补贴,按每吨15元标准给予养牛户牛粪运费补贴。

近日,在重庆丰泽园肥业有限公司预混车间里,数十吨牛粪正通过大型机械转运至发酵车间。这些牛粪经过连续发酵、智能化防控等处理,将变成有机肥或者有机—无机复混肥,销往涪陵、万州等区县。目前4家企业每年可处理牛粪约5万吨,产值超过5000万元。

得益于“两分离三配套”措施,曾让张升鱼愁眉不展的牛粪现在不仅产生充足沼气供家庭使用,剩余的牛粪还可出售,增加收入。

不仅如此,其废弃沼液还能化作天然肥料通过管网灌溉近18家农户的田地,真正实现了全利用。

为了确保牛粪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丰都还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农户利用牛粪养殖蚯蚓,种植双孢菇、红心柚、皇竹草等经济作物。其中,双孢菇达到2000亩,每年可有效利用牛粪1万吨,种植双孢菇后的牛粪还可回田,作为种植其他农作物的基肥。

“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罗成说,牛粪实现变废为宝,不仅保护了环境,发展了肉牛产业,还延伸了产业链。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