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西藏地区地形条件复杂、气候恶劣、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城镇化所需的人口、资本、资源等要素的流动与集聚相对困难,加上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传统、环境闭塞、劳动技能偏低、转移就业难度大、就业供求脱节、经济社会成本高等诸多因素,制约着西藏城镇化进程和扩大就业工作。
西藏城镇化建设和扩大就业有特殊性,必须把握西藏城镇化仍处在快速发展准备阶段的区情;必须着眼总体劳动力资源不足与现阶段就业矛盾较大的现实。建议:
一、坚持教育为先导,大力提高农牧民转移就业能力。继续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和提质,强化藏汉“双语”教育普及与提高;借助对口支援,破除封闭式办学模式,利用内地资源构建区内外培养、校企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系;要注重培养人才实用性,设立多种形式农牧民短期培训和系统产业学习班,并保证人员和经费。
二、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增强城镇功能促进就业能力。继续加强对西藏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改善公共交通和交通枢纽条件,提高城乡能源供应保障水平,着力完善城镇功能。统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扩大就业向纵深发展。
三、坚持产业支撑,立足当地资源,提升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一是要稳固农牧业基础不动摇,继续加快农牧业现代化进程;二是要充分发挥国家支持和对口援藏的优势,有计划发展具有旅游、边贸、矿业、水电等资源优势城镇支撑产业;三是结合城镇区位条件和优势,加快农畜产品加工业、民族手工业、藏药生物产业等特色产业发展。
最后要强调的是,西藏自治区推进城镇化进程和扩大就业工作,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全过程。加快发展生态产业,让更多农牧民转移到生态管护、生态旅游、绿色生态产品生产等行业上来,使生态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机会。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