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助力京津冀 天津机场打造进出北京第二空中通道

2015-12-23 15:39:45  来源:北方网  作者:SystemMaster

12月22日,由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天津市旅游局、天津空港经济区管委会、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共同主办的“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天津机场推进会——打造进出北京第二空中通道”会议在津召开。

北方网新媒体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15年,天津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将突破1400万人次,增长幅度在18.5%左右。天津机场在全国千万级机场的排名将前进4位,进入中国大机场的前20。

“旅客吞吐量的提升得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三地互联互通综合运输体系的搭建。天津市政府政策和扶持资金发挥了很大作用。天津机场进一步增强服务和辐射能力,截至2015年底,天津机场共建成城市候机楼20座,辐射京津冀辽鲁五省市。”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天津机场总经理阎欣向北方网新媒体记者介绍,“2016年,天津机场旅客吞吐量计划超过1600万人次,增幅在13%左右。”

北方网新媒体记者了解到,首都机场定位为国际性的航空枢纽,主要做国际航班,今后国际航线的比例会进一步提升,天津机场只需要满足天津对洲际航班的刚性需求,并不需要与北京争抢国际航线资源。

阎欣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应该持续不断的推动,让这个战略更好地落地,在首都机场群里实现协同发展,疏解首都功能。

会议期间,天津机场分别与贵州机场集团、银川机场、青海机场集团、湖南机场集团、南宁吴圩国际机场等5家机场集团,东方航空物流有限公司、华夏航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天津市分公司、天津新浪互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天天家庭购物传媒(天津)有限公司,以及32家旅行社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目前,天津机场在和兰州机场、青海机场进行合作商谈,这也与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相符合。“甘肃机场将把天津作为进出北京的第二通道,首先把支线和其省会相连接,再与天津连接,从而实现天津、北京‘一站两城’通达。”阎欣说,“同时,双方都可以向两边延伸,作为青海,可以延伸至拉萨、乌鲁木齐,中亚,甚至西亚;作为天津,可以延伸至日韩,甚至更远。天津机场就是要形成这种密集网络。”

“明年天津机场计划新开、加密约35条航线,航班量增加10%以上,还将首次开通至欧美航线的正班航线。”天津机场市场部总经理孙雨透露。

为了在未来几年持续打造进出北京第二空中通道,建成区域枢纽机场和我国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初步建成智慧机场,天津机场还与航空公司积极商洽,与相关方共同进行合作,多方位开发产品,客运方面,预计新开加密恢复西安、贵阳,长春,兰州,浦东,广州,杭州,成都,芽庄,岘港等航线航班。货运方面,大力发展航空物流,预计开通天津至布鲁塞尔,迪拜,纽约,莫斯科,埃德蒙顿等航线航班。继续加大航空旅游开发力度,打造华东,云南,海南,福建等方向旅游产品,组织外地游客来津旅游。

北方网新媒体记者获悉,民航局将支持增开和加密天津机场航班航线,包括国内旅游城市、港澳台和周边国家的航线,还包括全球货运航线。鼓励新投入使用的机场,开通天津的航线,通过天津来实现进出北京的愿望。继续协调有关企业和政府部门,以京津冀为试点,推动空陆联运一票通模式。支持京津冀主要机场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实施错位经营,协同运营,使三市四场达到一市四场运营效果。

“我们正是看中了天津作为进出北京第二通道的优势。”与天津机场签约合作的华夏航空有限公司副总裁罗彤表示,“目前,全国共有150余家支线机场,并且支线航空市场每年增幅都超过10%。华夏航空已开通了天津至天水的航线,明年还计划再在津开通至贵州、内蒙、四川等地的10条支线航线,实现到天津就是到北京,为三、四线城市打通进出北京的空中通道。”2016年,天津机场还计划在部分异地城市候机楼尝试服务提升,试点行李直挂预约服务。北方网新媒体记者了解到,按照目前的流程设计,旅客可在出行前,提前24小时进行预约,机场将通过合作渠道上门收取旅客的托运行李,在行李符合航空运输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可实现“旅客‘在家’托运行李,到目的地直取行李”的一站式服务,让旅途更加轻松。据介绍,根据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民航局的领导下,民航华北局将推动各机场立足功能定位,形成错位经营,支持相关企业在天津机场,石家庄机场新设航空公司或子公司。此外,继续配合有关部门推动“客运联程”、“空铁联运”等综合交通模式探索。(完)

编辑:豆豆 责任编辑:颜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