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就业局鼓励和扶持鹿鸣乡合理村3组黄群创办的肉牛养殖场 发展肉牛规模养殖
为切实做好就业促进脱贫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渝委发[2015]19号)文件、《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开展就业扶贫工作的通知》(渝人社发[2015]185号)文件精神和全市就业扶贫工作会议要求,按照县委政府脱贫年度规划,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今年就业扶贫工作精准发力,截止目前共完成贫困人员培训3941人次,帮助他们实现技能提升和培训后转移就业,帮扶贫困人员2112人实现就业创业,其中202人实现创业。加快推进了我县贫困群众越线脱贫步伐。
一、就业扶贫工作主要措施
(一)夯实基础,精准到人。建立完善农村建卡贫困人员信息系统和贫困劳动力需求台账。根据市上统一安排,重新调整和建立完善全县27640户、99123人的农村建卡贫困户信息系统;结合人力资源基础台账建设,依托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平台,通过上门入户走访、电话短信联系等方式开展实名登记,建立完善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台账,动态掌握劳动年龄段内贫困人员的就业失业状况、技能水平、就业需求、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精准到人。根据调查统计在2015年规划脱贫的贫困村、贫困户中,有转移就业意愿的356人,有培训需求的2047人。
(二)统筹协调,牵头负责。根据县委政府扶贫开发“一办十组”统一布署,县人社局牵头负责创业就业扶贫和培训工作,组成创业就业扶贫工作组,统筹县人社局、县工商、经信委等九个部门,充分发挥部门帮扶创业、安置就业的职能,帮助贫困人员实现创业就业。统筹县人社局、县农委、扶贫办等九个部门7640人涉农培训资源,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培训的职能,按照市委“不改变培训项目资金类级科目用途” 的要求整合涉农培训项目,优先满足贫困人口培训需求,按需施训,提升贫困人员就业技能,实现培训就业。牵头制定《创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和《扶贫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分解任务、细化措施。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总结经验和成绩、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升贫困人员就业技能。按照市上“整合涉农培训项目”和“确保到2017年底每一名有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员‘应训尽训’,到2017年实现有条件的贫困户 ‘1户1人1技能’全覆盖”的总体要求,根据县委政府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年度规划,对今年纳入脱贫规划的、有培训需求的贫困劳动力2047人,按照技能培训、创业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转移培训等培训项目需求进行部门分解,对应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对所有参加培训的贫困人员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和技能鉴定补贴。并加强培训后的跟踪服务,及时推荐就业岗位,确保“培训一人、就业一人”。截止目前已完成贫困人员培训3941人次,其中贫困村3379人次。其中创业培训91人,培训后实现创业78人;技能培训460人;新型职业农民、雨露计划等实用技术培训和电子商务、转移培训等3387人,落实贫困人员培训补贴共计1072218元。
(四)加大创业指导和帮扶力度,引导贫困人员自主创业。县人社局协调工商局、商务局、供销社等部门有针对性地对有创业意愿贫困人员开展创业引导、创业指导、项目推荐、政策帮扶,帮助贫困人员在畜牧养殖、苗圃花卉、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化、农村服务业、电子商务等特色创业领域,通过创办微型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其他经营实体实现自主创业。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性贷款+商业性贷款”组合模式,对需差创业资金的给予协理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贴息贷款,缓解贫困人员初创期间融资难问题。支持贫困人员网上创业,大力发展“互联网+”和农村电子商务,对经工商登记注册的网络商户贫困创业人员,纳入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创业后续跟踪帮扶,确保实现“创业1人,成功1人”。截止目前,共引导、指导、帮扶贫困人员创业192人,其中创办微型企业78人,组建专业合作社29人,创办其他经营实体 85人。落实微型企业代账减免42120元,减免登记费39000元,落实微型企业扶持资金195万元,落实创业担保贴息贷款77万元。
(五)加大对接服务力度,推动贫困人员转移就业。按照市上“确保到2017年底,每个贫困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比例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应转尽转’”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目标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对接服务力度,推动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贫困人员转移就业。一是结合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开展“活动下乡、岗位上门”对接服务活动。在县城、乡镇组织针对贫困人员的专场招聘会,搭建贫困人员与用人单位的对接平台。二是重点利用在贫困村开展的就业适应性培训,组织用工单位现场开展对接服务,为贫困人员提供用工岗位。三是依托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LED、宽屏电视等广泛发布用工信息,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求职登记等服务对接。四是积极发挥重点人力资源公司作用,引导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形成有序衔接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五是引导县内招商引资企业、民营中小企业招用贫困人员就业100人,引导微型企业招用贫困人员就业35人,引导专业合作社就近吸纳贫困人员就业30人。六是对有就业意愿的贫困人员356人实施订单式转移培训,通过培训后转移就业。截止目前,共计在县城、乡镇开展各类现场招聘对接活动34场次,在贫困村开展就业适应性培训9期和对接服务活动9次,提供用工岗位3000余个,帮助185名贫困人员通过对接服务实现转移就业,帮助356名有转移就业意愿的贫困人员通过订单式转移培训实现就业,引导其他农村贫困人员转移就业1672人。
(六)加大就业援助力度,为贫困人员提供过渡性就业渠道。按照市上“2015—2017年重点在18个贫困区县(自治县)、1919个贫困村及所在街道(乡镇)开发公益性岗位1万个”和“确保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的目标计划,我县将从明年起动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在原有公益性岗位的基础上,开发从事场镇和村落环境卫生、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看护、社会治安协管、乡村道路维护、保洁保绿、基层就业和社保服务等工作的公益性岗位,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无法实现就业的贫困人员进行过渡性安置。落实公益性岗位补助政策。同时,加强对安置人员的就业帮扶,及时提供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就业服务,尽快促进其在过渡期内或过渡期满到更加稳定的岗位就业。
(七)加大重点帮扶力度,促进贫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是按照“精准扶持、重点帮扶、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工作要求,突出抓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今年完成全县实名登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236名(此数据市局9-10月返回),其中贫困高校毕业生41人。提供定制服务计划220人,加强“一对一”跟踪联系,实行“点对点”兜底服务,通过实施政策组合拳和各类帮助措施,现已就业220人(公务员2人,村官9人,西部志愿者6人,三支一扶2个,本土人才7人,机关事业单位4个,企业和其他形式就业189人,1人创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3%,贫困高校毕业生41名全部实现就业,就业率达100%。二是加强引导。充分利用电视、微信、高校毕业生服务QQ群等大力宣传高校毕业生政策,开通高校毕业生咨询服务专线,印制发放900份《彭水县高校毕业生服务指南》,及时为高校毕业生解疑答惑,让回彭高校毕业生第一时间了解政策,直接得到政策咨询和指导帮扶。三是落实定向委陪“全科教师”和“全科医生”政策,单列10个招生计划专门招收贫困家庭、城乡低保户高中毕业生,解决贫困家庭、城乡低保户高中毕业生升学就业难问题。四是落实机关事业单位招录贫困高校毕业生优惠政策,腾出10个正式事业编制工作岗位,专门招录贫困高校毕业生,解决其就业问题。五是落实县属国企招聘优惠政策,优先招聘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目前县属国企已招聘解决 57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其中贫困高校毕业生3名。六是落实求职创业补贴政策,今年共为3名贫困毕业生发放1500元求职创业补贴;落实暑期实习政策,今年组织30名在校大学生参加暑期实习,给予每人50元/天的生活补助;帮扶25名高校毕业生志愿者到社区就业。七是落实创业引领计划,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咨询、培训、项目、贷款等“一站式”服务,今年年以来,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意识培训30人,为25名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发放创业贷款231万元;推荐3名高校毕业生优秀创业项目参加“泛海扬帆-大学生创业行动”,对其提供创业指导,争取项目资助,扩大创业规模。
(八)优化服务,提升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质量。按照保基本、可持续、均等化的服务原则,充分利用乡镇、街道公共服务中心和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改扩建项目加强和完善乡镇、街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确保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标准化、制度规范化、办公信息化、服务人性化;充分利用村便民服务中心加强基层村级特别是贫困村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实现创业就业服务拓展和向最基层延伸,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信息化水平。免费为贫困人员提供就业失业登记、就业政策法规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及鉴定、创业扶持等公共就业服务。通过“两委”委员兼职、安置专门工作人员等方式,确保每个村特别是贫困村至少有1名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严格按照市上“力争到2017年底所有贫困村均达到创建标准”的目标要求,加强充分就业村(社区)创建工作推进和指导力度,细化和完善创建指标和措施,落实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经费,对成功创建县级充分就业村(社区)的,给予适当经费补助。今年严格按照市上“创充”验收标准,重新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创建“充分就业村”70个,其中贫困村创建达标58个,贫困村累计创建达标62个,县上今年规划实现整村脱贫的贫困村实现全部标准化、规范化达标创建,其余贫困村将根据县上扶贫规划在2016年全部实现达标创建。
(九)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就业扶贫工作取得实效。县人社局高度重视就业扶贫工作,充分发挥人力社保部门承载创业就业的职能作用,将就业扶贫工作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就业1人脱贫1户”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扶贫开发“一办十组”工作方针,牵头统筹,精心组织,明确主要领导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专人负责,明确帮扶目标,制定专项计划,确保就业扶贫工作措施取得实效。
二、提前谋划2016年就业扶贫:就业和培训精准到户到人
为认真总结今年就业扶贫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先进经验,分析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领会 “扶贫攻坚”向“脱贫攻坚”转化的重要意义,明确就业扶贫工作在以贫困人口为中心的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研究来年就业扶贫工作如何围绕贫困户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真正实现有意愿的贫困户“1户1人1技能”和“就业1人脱贫1户”的目标,12月15日,县人社局组织创业和培训扶贫工作组14个单位责任领导和责任科室负责人召开今年就业扶贫工作第六次协调推进会。
协调推进会上,就业扶贫牵头责任领导小琴副局长通报了近期县委一系列脱贫攻坚会议精神,总结了今年就业和培训扶贫工作推进情况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分析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部门责任领导围绕部门职能总结了今年就业和培训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前谋划,研究讨论2016年就业和培训扶贫工作如何围绕“以贫困户为单元、以贫困人口为中心”、充分发挥部门职责、全力以赴助推脱贫攻坚、真正实现有意愿的贫困户“1户1人1技能”和“就业1人脱贫1户”目标问题;研究讨论如何帮扶有条件有意愿创业的贫困人员实现创业、有转移就业意愿的贫困人员实现转移就业和开发公益性岗位解决贫困人员过渡安置就业的问题;研究讨论2016年贫困人口培训需求和培训项目需求精准调查和台账建立问题、涉农培训资源整合和项目统筹问题、统一培训要求和标准问题、到户到人精准实施问题、如何解决参训人员积极性不高和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问题,让就业扶贫工作精准发力,推动实现全县脱贫攻坚目标。
(供稿:彭水县就业局 刘志潘)
编辑:zhongbp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