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吴盛海在全区交通工作会上强调
站位全局 突出重点 合力攻坚 推动全区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
本网讯 (记者 刘堂 林张望) 4月14日,全区交通工作会召开。区委书记吴盛海在会上强调,要抢抓“撤县设区”重大机遇,站位全局、突出重点,合力推动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让全区人民在共建共享中真切地感受到“撤县设区”带来的获得感,为全区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加快建设“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示范区提供强力支撑。
蒲继承、郑云山、周仁胜、陈孟文、陈道彬、毛大春、李志祥、唐军、雷旭东、徐勇、陈命安等区领导出席会议。
吴盛海指出,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和对外联系的纽带,是改善民生和营造环境的保障,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构建起一个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就等于打通了这个区域的经济大动脉、民生大通道。“十二五”以来,梁平高度重视交通道路工作,渝万高铁、梁忠高速“一高一铁”入境成网,为梁平扩大对外开放、建设渝东北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奠定了坚实基础;干线公路提档升级,在渝东北地区率先实现了“行政村公路100%通畅,具备客运通行条件的行政村100%通客运,原撤并村公路100%通达”三个100%;环线公路建设加速,“二环路”建设深得全区人民称道,“一环路”建设又在有序推进。全区地方交通建设投资近100亿元,公路总里程达4036公里,取得了“交通网络不断完善、通车里程不断增加、道路等级不断提升”的优异成绩,全区交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具备了在全区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对照“撤县设区”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我们务必充分认识到交通发展是发展所需、群众所盼。
吴盛海强调,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要站位全局、突出重点。全区交通道路建设要围绕梁平“撤县设区”后面临的发展新形势、群众新期盼,切实将交通工作放在助推经济跨越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将交通工作放在支撑产业加快转型的大局中去探索,将交通工作放在改善与保障民生的大局中去推进,力争用三年时间,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
一是要着眼打造渝东北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要紧扣完善综合性交通枢纽的功能,逐步完善铁、公、水、航空等对外运输交通网络、提升通达能力,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结合上位规划与区内发展实际需要,有序推进各项建设任务,打造适度超前、相互衔接、满足未来需求的现代化、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得到实质性进展。
二是要立足推动产业转型、城市提质,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适应工业、旅游、生态农业、城镇化发展需要,大力推进城市道路、产业大道、景区道路等项目建设,基本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交通运输体系。要注重城区、国省干道、高速公路等的有机、有序、有效衔接,又要为城市发展预留空间,既要以交通的基础性作用聚集人流和物流,又要构建安全、畅通、便捷、绿色、高效的城市交通网络,投资26亿元,全面启动总长40.95公里的城市“一环路”等6条城市干道建设及改造升级,构建城市路网大格局。要突出服务园区,围绕园区物流推进建成快捷通道,完成渝万铁路梁平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实现高铁、班线、公交、出租零换乘,启动建设双桂汽车站;突出服务旅游景区,依托“两高两铁”构建“快进”交通网络,提高旅游通达性和便捷性,构建产业大通道。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抓好交通民生工程。今年,要启动实施6条约119公里国省道、8条106公里县道改造升级;要启动实施乡镇(街道)之间、二环和一环之间等重要的连接道25条约134公里,撤并村通畅公路181条约267公里的农村联网公路建设;要对荫平场镇、云龙场镇过境路进行改道,对9个乡镇场镇过境公路进行“白改黑”;要推进全区剩下的17个行政村通客运,确保今年实现全区行政村通客运率100%。
吴盛海强调,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须合力攻坚、务实推动。今年是“撤县设区”的开局之年,是各项政策机遇集中汇聚的一年,也是为梁平新一轮增长周期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全区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在战略部署上“扣扣子”,在责任履行上“担担子”,在工作落实上“钉钉子”,压实工作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强化督促检查,确保今年全区交通道路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蒲继承主持会议并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要求。
会议还表彰了渝万铁路、梁忠高速、“二环路”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区交委、区国土房管局、梁山街道、双桂街道兴隆村等单位在会上发言。
会后,蒲继承主持召开梁平区“一环路”及城市干线公路建设指挥部第一次会议,安排布置近期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