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全国实时运行平台。
“千招万招,不落实就是空招!”近日,荣昌区深入学习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紧扣荣昌实际,突出重点、扭住关键、精准发力,全力加快建设成渝城市群新兴战略支点建设步伐。
抓住了振兴实体经济这个“牛鼻子”
7月16日,荣昌陶商会在“中国三大陶都”之一的荣昌区安富街道成立,这是荣昌首个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商会。该商会将通过人才培养等方式发展荣昌陶艺,做大荣昌陶产业,力争到2020年建成荣昌陶百亿产业园。
“建设成渝城市群新兴战略支点,实体经济体量的大小和结构的优劣是一个重要衡量标志。”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说,党的十八大以来,荣昌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但目前仍处在“滚石上坡”“爬山过坎”关键时期,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综合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特别是工业经济支撑作用还不够明显。荣昌只有抓住了振兴实体经济这个“牛鼻子”,才能抢占打造成渝城市群新兴战略支点的战略主动。
为此,荣昌区将今年确定为“实体经济振兴年”,并把产业集群建设作为工业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其主要做法,是紧紧依托现有基础,顺应国家“消费升级”,整合发展所需资源,按照产业垂直整合的思路,加快建设装备制造、食品医药、轻工陶瓷、兽药饲料、环保建材五个三百亿级工业集群,着力推动电子、模具、眼镜、纺织、生物科技等领域产业链和价值链向高端延伸,大力引进现代建筑、新型材料等行业领域的领军企业和科技成长企业,积极发展机械加工、电子信息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提升“荣昌制造”竞争力。
成立陶商会便是荣昌打造轻工陶瓷产业集群的一项重要举措。下一步,该区还将采取“走出去”收购、“引进来”重组、“抱起来”发展等方式,做大河包粉条、荣昌卤鹅等一批地方特色食品产业,打造成渝经济区重要消费品产业基地,打造“美食之都”。
抓好国家级高新区、货运机场两件大事
一提到生猪交易市场,人们的脑中立即会浮现出“污秽满地”的画面。但在荣昌高新区的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却看不到一头生猪,而是满墙不断滚动的大型电子屏,实时显示着买卖双方交易实况,仿佛置身于证券交易市场。
数据显示,截至7月17日,累计交易额已达500多亿元,生猪累计成交量达3200余万头。现在全国已有31个省市区在该市场挂单交易,每天交易生猪10万头,占全国总量的10%。
“荣昌建设成渝城市群新兴战略支点,必须从更高的‘坐标系’上找位置,从更强的‘参照物’中定目标!”曹清尧说,荣昌只有跳出荣昌,着眼全市乃至全国找到“钉子”、挂上“篮子”,才能找准更好发展平台。
目前,荣昌正在积极打造国家级高新区、国际货运机场两大发展平台。
在打造国家级高新区上,荣昌依托辖区重庆畜牧科学院、西南大学荣昌校区等畜牧科研优势,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华森制药、澳龙生物等产业优势,以及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核心区等政策优势,创建“全国唯一以现代农牧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探索三产联动新型高新科技园区,得到了科技部等部委的大力支持,目前创建工作已通过国家专家组评审。
另外,荣昌针对国内快递业快速发展、全国无全天候起降货运飞机机场的实际,充分发挥荣昌位于成渝“黄金分割点”的区位优势,筹备建设国际货运机场。目前,荣昌国际货运机场已纳入中新合作项目政策试点范畴。
未来的荣昌就像现在的东莞、昆山
“成渝城市群建设的途径是成渝经济一体化,核心是产业形成链条。”曹清尧认为,荣昌位于成渝连线的黄金分割点,扼守成渝合作的战略要冲。加快建设成渝城市群新兴战略支点,荣昌必须在产业链上找到自己的环节,积极参与产业分工,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与效益。
他相信,位于重庆与成都两个特大城市之间的荣昌区,其未来就像现在广州与深圳之间的东莞、上海与苏州之间的昆山。
编辑:波波 责任编辑: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