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峡腹地云阳县城的长江岸边,有一条33公里的环湖绿道,在这里,能感觉到三峡生态保护与民生休闲设施已融为一体。
云阳打造环湖绿道,核心是改变“冬天被水淹没,夏天成荒坡”的长江及澎溪河、长滩河和磨刀溪等支流的消落区。
“环湖绿道的建设在稳定库岸边坡、保障沿江地质安全、促进水源涵养的同时,也发挥了增强城市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居民幸福指数的作用。”环湖绿道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唐成林说。
亲水亲绿
市民爱在这里休闲
72岁的姜婆婆每天一早都会沿环湖绿道锻炼身体,“景色好,空气好,我们云阳就是个大公园,我尤其喜欢来这里,很舒服。”
云阳县城拥有两江四岸的独特库岸环境,如果加以串联打造,不仅可以丰富“梯城”景区的景点,更能让居民有一个亲水亲绿的休闲平台。
水上公园的“在水一方”景点是一个花草别致的小广场,上涨的江水淹上山半坡形成一个孤岛,居民则通过栈道上岛。
占地500余亩的月光草坪因形似月亮而得名,不仅一年四季常绿,还布有“北斗之恋”“南方的雪”等景点,“骑走跑坐可享、山水花石可赏、文史科艺可品”。
临水则有滩,环湖绿道上一个重要的节点——总面积3.5万平方米的阳光沙滩,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海沙沙滩。
“下个月初,环湖绿道上最新的一个景点‘云阳外滩’开园,按照规划,建成一个就开放一个,给大家更多的休闲选择。”唐成林说,环湖绿道上最初只规划了12个景观,但在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增加了一些,整个工程完工后景观会达到20多个。
固岸护土
打造最美滨江公园
环湖绿道景观的打造,对长江及支流沿岸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月光剧场”景观的临江区,记者看到正在施工的观景平台,近70度斜坡的岸边,工人用土工布包起下方已经填平的山坡,再垫上耐水材料的多孔砖。施工人员介绍,多孔砖内会种不会顶破石砖的狗尾巴草,青青绿草不仅稳固了江岸,还与两岸风景相得益彰。
据了解,云阳打造环岛绿道的思路是:既要改造好景观,又要让江水看得见摸得着,成为赏心悦目的风景。
“20多个独具创意的节点景观,由一条绿道串联起来,步移景异,就像一串珍珠项链。”唐成林说,打造和建设好绿色生态是一项复杂工程,力争实现“一道两江、七彩生活"的规划愿景,努力建设成“万里长江最美滨江公园”。
改善生态环境 就是改善民生
“要看得见水,摸得着水。”唐成林介绍,这是环湖绿道建设的理念之一:低污染,保护生态,“老少咸宜”的底气也在于此。
33公里长的环湖绿道不仅是长江的一道绿色屏障,也是居民赏心悦目的休闲之处。
要商业利益,还是要民生工程?环湖绿道在建设中,也曾遇到这样的问题。环湖绿道上有一块土地,在规划前已由房产公司承建,将用于开发商业性住宅。这种建在青山绿水间的楼盘,商业价值可以想见,但环湖绿道的生态景观和价值无疑将遭受重创。经过长达大半年的谈判,云阳有关部门最终收回这块土地:虽然楼盘商业价值高,但长江沿岸的生态更重要。
云阳决定,在33公里环湖绿道上,不会出现,也不允许出现任何商业房产和高污染产业。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
如何保护好长江“母亲河”,又能形成绿色发展的支撑,云阳退商还景的决心和行动,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绿色,才能走出一条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记者 谭永超 见习记者 向治霖
编辑:波波 责任编辑: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