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彭水: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7-09-07 08:44:40  来源:中国彭水网  作者:SystemMaster

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 大力实施“旅游+”战略

彭水: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国彭水网(记者 李绍标)今年1月至7月,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289万人次、同比增长26.6%,实现旅游收入56.36亿元,同比增长27.8%。旅游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旅游接待量、旅游收入实现爆发式增长。

近年来,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立足“山、水、情、史、节”5篇文章,突出“民族、生态、文化”3张名片,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建设民俗生态旅游目的地,形成以乌江画廊为主线,开发阿依河旅游区、水上休闲运动旅游区、摩围山旅游区、郁山古镇旅游区的“一线四区”产业布局。实施“大旅游、大品牌、大市场、大发展”战略,规划、投资、开发、营销、服务一起抓,呈现“旅游经济快速增长、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产业体系逐步成熟、产业布局基本形成、重点景区提档升级、差异发展特色突出、行业管理规范有序、旅游脱贫成效显著”等特点。

要素配套日臻完善

彭水旅游产业已初具规模,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逐步完备。围绕观光游憩、休闲度假、商务旅居、养生养老、特种旅游的产业体系打造旅游产品,景区道路、通讯、供水、供电、绿化、美化等基础条件明显提升,旅游标识、旅游公厕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

目前,全县有收费景区4家、旅游星级酒店4家、旅行社及服务网点8家、星级农家乐120家、旅游推荐接待单位40家、旅游特色商店和商场20家、电子商务产业园1个、电子商务服务站点172个、市级美食街2条、特色型夜市街1条。

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彭水始终突出“民族、生态、文化”三大特色,大力实施“旅游+”战略,持续推进城旅、农旅、商旅、文旅等深度融合,不断增加旅游产品有效供给,强化旅游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构建形成以旅游产业为纽带的关联型生态发展体系推动城旅、文旅、商旅、农旅等产业联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条。

重点突出文旅融合,阿依河在注意保护自然环境的条件下融入了苗族文化和历史文化,让游客在青山绿水间接受文化熏陶;摩围山在注重养身文化的基础上注入佛教文化、黔中文化;特别是蚩尤九黎城的横空出世,成为渝东南差异化发展的典范。

旅游脱贫效果显著

依托重点景区带动,按照“三线三片多点”发展布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扎实推进旅游扶贫,建成20余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及采摘体验园。发展农家乐、乡村酒店近500家,旅游接待床位近7000张。

乡镇、街道常态化举办“爱在彭水”系列乡村游活动,采草莓、摘枇杷等体验活动吸引度高、游客参与性强,乡村旅游市场十分火爆,解决农村就业1.2万人,带动5万人脱贫,实现乡村旅游、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同步发展,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改善民生、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标准化建设取得突破

依法治旅,全面贯彻落实《旅游法》,制定并颁布实施《彭水自治县旅游条例》,成为重庆市首例。创建品牌,阿依河、蚩尤九黎城成功获评国家4A级景区,阿依河通过国家5A级景区景观质量资源评估,取得5A创建计划;乌江画廊、摩围山创建国家4A级级景区有序推进。

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大力实施“旅游+”战略,着力文旅、商旅、城旅、农旅等产业联动融合发展,扎实推进旅游产业化进程,将建成全国知名的民俗生态旅游目的地,实现把旅游打造成为全县第一支柱产业。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