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彭水:打造美丽公路助推发展

2017-12-01 09:23:36  来源:中国彭水网  作者:赵 勇

中国彭水网(记者 赵 勇 )如今,山谷纵横穿梭的一条条公路交相呼应,犹如脉络彼此“接力”,带动着我县旅游业的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美丽乡村建设……一条公路就是一条生命线、致富路。

今年以来,县公路局按照公路养护实行“三精六化”管理和“三态”建设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公路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全面提升应急保通能力,强化养护在建工程质量监管,打造美丽公路,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公路养护

提升公路品质

11月27日,县公路局公路养护科科长宋廷勇来到阿依河旅游大道暗访公路养护情况。他说,他除了每周定期不定期实地检查公路养护情况外,还可以通过“公路养护微信群”了解各路段公路养护人员工作情况以及公路养护情况。

在公路养护工作中,县公路局按照“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制定完善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制度,加强公路的日常养护管理,提升公路品质,确保国、省、县道24小时畅通。

在日常养护方面:截至目前,县公路局在加强日常养护管理、保障公路安全畅通的同时,还清理了公路边沟50000米、处理油污路面4325米,清扫桥梁16025米、隧道63705米。

在小修保养方面:完成火车站连接道杨柳巷路面整治工程;对S209线、S202线、S313线、X798线等路面大坑大凼和路基缺口进行了整治;完成路面龟裂处治404平方米、施划震动标线318平方米。

在桥隧监管方面:严格按照“十项制度”加强桥隧规范化管理工作,扎实开展桥隧巡查,共巡查桥梁1827座/次、隧道44座/次,完成桥梁定检58座、隧道49座,完成高谷乌江大桥、万足乌江大桥、郁山特大桥特殊检查,及时掌握桥隧安全状态,确保运营安全。

应急抢险

打造平安交通

今年1月至10月,县公路局应急抢险队共实施应急抢险32次,处理隧道油污5次,出动车辆及设备235车次,清除塌方6087立方米。

对公路抢险队队员来说,一次抢险、一次出车,就是一次生命的考验。县公路局应急抢险队副队长肖龙江说:“每次应急抢险,都可以用‘次次惊心’来形容。”


今年4月11日,G319线桩号K2122+580高谷镇共和村发生边坡塌方,抢险救援队第一时间对150立方的坍塌物进行清障。就在共和村清障将要结束时,S202线K573+100三义小龙桥又发生了边坡150立方的塌方,抢险队在处理完共和村塌方后,迅速赶往小龙桥,连夜清除路障,直至次日凌晨2点,清障排危完成,畅通了公路。

“放了方向盘,提着铲子干。”肖龙江说,目前公路救援抢险队共有16名队员,每一位都是多面手,“通过及时开展抢险,让道路安全、畅通就是我们的追求。”

肖龙江说,在应急抢险方面,抢险队平时坚持开展应急演练,保证机械装备完好、人员到位、物资充足,能够在险情发生后快速处置险情。“只有这样,在灾害发生后,才能及时处理问题,打造‘平安交通’。”

爱岗敬业

打造美丽公路

11月27日,阿依河公路养护组组长徐廷会早上8点就带领着养护组5名成员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最近公路两边新栽了行道树,有很多泥土掉在了边沟里,如果不及时清理,遇到下雨天就容易堵塞管道。”在公路养护现场,徐廷会拿着铁铲清理沟里的泥土,其余的4名队员正在清扫路面。

“我们除了日常维护外,还要加强对生活在公路沿线村民的宣传,让他们的生活垃圾、玉米杆、牲畜草料不要堆放在公路边,保证公路整洁美观。”徐廷会说,通过他们的努力,现在村民的爱路护路意识得到了增强,以前在阿依河公路边坡上堆放牲畜草料、倾倒生活垃圾的现象得到了遏制,保障了道路清洁美观。

徐廷会从事公路养护工作已经18个年头,在龙射、万足、汉葭、棣棠、阿依河等地都从事过公路养护。“选择了这项工作,就要把它做好。”

像徐廷会一样,默默奉献在全县的公路养护人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他们的青春,用他们的双手、汗水做着公路的日常养护、应急抢险、桥隧监管以及重大工程的修建。宋廷勇说:“正是他们爱岗敬业,勇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小卒子精神’,提升了公路的养护质量,畅通了公路的通行环境,共建共护了美丽交通。”

编辑:波波 责任编辑:颜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