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一届中共奉节县委政法委员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继续发扬成绩,巩固成果,补齐短板,增添措施,进一步强化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圆满完成十九大安保维稳工作,真正实现2017年政法综治维稳工作各项即定目标。
2017年政法委员会工作部署会议
立雄心 建高地
高标准建设县综治中心。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县综治中心设置群众接待大厅、矛盾纠纷调处室、监控研判室、配备高清晰视频研判指挥中心、“雪亮工程”综治共享交换分平台,以及综治中心大厅,目前全市面积最大、功能最齐、结构最优,预计2018年2月可入驻办公。同时加快配套建设,2017年9月4日,县综治信息中心更名为县综治中心,系副科级全额事业单位,增加编制3名,其中主任和副主任各一名。
高起点推进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三规范一明确一严格”全面推进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要求,县综治委印发《奉节县村(社区)综治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村(社区)综治工作站、综治工作站站长、综治专干工作职责,简称三个“八条”,统一制作村(社区)综治工作职能职责制度牌1170块,同时《奉节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手册》成为综治专干必备“工具箱”。广泛开展层级培训,县委政法委、县综治办举办政法书记和综治办常务副主任培训班,10月底还组织综治干部赴辽宁经济管理学院学习,乡镇、街道(管委会)对村(社区)综治工作站站长和综治专干业务培训91次。新增电瓶巡逻车27辆,累计配置61辆,组建专职治安巡逻队61支,专职治安巡逻队员732名,城区再建3个治安岗亭,民警24小时坚守。
高要求强化网格化服务管理。2013年以来,围绕民情联系无遗漏、管理无盲点、服务无缝隙“三无”目标,推进城乡村(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根据《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要求,按照“规范化+网格化+信息化”工作模式, 2017年9月启动村(社区)网格再划分和基础网格员再调整专项行动,现有网格9357个,其中一级网格390个,二级网格1666个,三级网格2174个,四级基础网格5127个。一至三级网格长4230名。四级基础网格员5127名,其中建卡贫困户担任四级基础网格员1478名。目前,网格化服务管理在禁毒、社会治安、安全监管、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高水平建设“雪亮工程”。奉节县被列为2017年全国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项目(简称“雪亮工程”)重点支持城市,建设内容包括新增581个监控摄像头、微卡口点位68个、高空瞭望云防点位7个、共享总平台、综治分平台、公安分平台等联网应用项目,建设总投资概算6961.14万元,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1396万元,12月底进入实质性开工建设。
高质量完成重点工作。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摸排和救治管理专项行动,健全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乡镇(街道)管控、公安遣送、卫计救治、民政补助、医疗报销、财政兜底”工作机制,落实住院治疗110人、免费服药910人、监护人以奖代补资金近200万元;突出禁毒工作,铲除罂粟原植物8384株,依法刑拘2人,坚决遏制“死灰复燃”势头,连续13年实现“零产量”目标。继2016年度成功摘掉全国重点关注地区和全市挂牌整治地区牌子后,2017年有望摘掉全市警示通报地区“帽”;持续加大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挂牌整治力度,3个市级和4个县级顺利通过验收“摘牌”;下发《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实施意见责任清单》,推广“巴渝和事佬APP”,在检察院和看守所设定律师值班办公室,推进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调解矛盾纠纷17094件,调解成功16984件,调解成功率达99.35%。
工作亮点
强手段 严督查
固化调研制度。县委政法委班子成员带队,组成5个调研组,调研内容以文件下发,每两个月奔赴33个乡镇、街道(管委会),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等形式掌握工作情况,同时坚持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对政法部门机关,服务窗口及派出机构进行督查,涵盖工作作风、纪律执行、警务车辆管理、便民服务措施,以及执法规范化建设,填写《明察暗访登记卡》,梳理问题清单90余项,运用通报和限期整改强化结果运用。十九大安保维稳决战决胜阶段,县委督查室、县人民政府督查室派出3个安全稳定工作专项督查组,其中两名组长由县委政法委班子成员担任。
纳入党务督查。从2017年开始,政法维稳工作纳入全县党委系统党务党建督查,任务清单紧扣当前,着眼长远,总分13分,其中政法综治8分,信访工作5分,均实行倒扣分,产生“抓常”效应,变年终考核为过程督导,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受到市委政法委充分肯定。
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年度考核办法。修订完善2017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细则,对上级考核指标实行季度研判,针对群众安全感应进一步提升实际,组织开展“平安奉节”宣传活动,继续办好《聚焦平安》电视专题节目、《奉节政法》内刊和《奉节长安网》,开通“奉节政法”公众微信号,在《奉节手机报》开办“平安奉节”栏目,举办反邪教警示教育专题文艺汇演。
健全落实责任制。全市首批出台《奉节县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规定》,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将执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情况纳入党代会和人代会报告内容;各乡镇、街道(管委会)、县级部门和有关单位党政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应当将履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情况纳入年度述职内容,其中党(工)委书记还要纳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述职内容,同时规定政法部门中层正职干部纳入综治工作《实绩档案》建档管理。
工作亮点
敢担当 谋创新
围绕重点工作从严从实从细。县综治委牵头2017年秋季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整治专项行动,乡镇、街道(管委会)履行主体责任,整合公安、教委、交委、经信、网信、工商、食药监、自来水公司等17个部门职能资源,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管制器具大清理、法治教育大宣传、卫生防疫大检查行动,有效解决一批校园周边环境“老大难”问题。市委政法委综治专刊专题刊登《奉节县全力打造“护校安园”行动“升级版”》工作经验。开展2014—2016年度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评选工作,5人荣获奉节县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嘉奖)称号,组织机关干部和中小学生代表在清明节期间祭扫见义勇为英雄墓地,春节前夕对见义勇为英雄、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嘉奖)进行慰问。围绕脱贫攻坚发力,派出3名机关工作骨干参与驻村扶贫,其中队长2名,指导竹园镇百步村建立全县首个村级教育奖励扶助基金,募集首期基金12.16万元,其中县委政法委5万元,今年暑期发放4.7万元,涉及高中以上学生24名,其做法在《重庆新闻联播》播出,产生良好社会反响,同时成立旅游巡回法庭、巡回审判庭和旅游警察大队,助推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会”自治机制让群众成为社会治理主角。继2016年度奉节县获评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城市后,2017年全县加快推广“村(居)民委员会+村(居)民理事会+村(居)民监督委员会”自治机制,简称“三会”自治机制,让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真正成为社会治理主角。《推行村级“三会”自治机制,让群众成为社会治理主角》一文受到县委书记杨树海“全县推广”肯定性批示,并入围2017年度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2017年11月中旬以来市委政法委组织《重庆电视台》等17家新闻媒体对奉节县“三会”自治机制予以充分报道。
交通安全劝导站密布乡村道路。从2017年3月开始,着力机制、勤务、保障等工作,在做优做实乡村道路交通安全劝导站上很下功夫,通过县级主导、乡镇主管、企业主建,在每一条乡村道路路口设置一级劝导站,今年投入运行35个,计划2018年底前完成一级安全劝导站100个,覆盖全县所有乡村道路。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和市交安办在奉节县召开现场会,其做优做实乡村道路交通安全劝导站经验在渝东北和渝东南推广。
亮点工作
(奉节县综治办:刘圣宇 邓成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