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彭水网(记者 张波)彭水把产业发展作为扶根本、扶长远的脱贫攻坚目标要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增强脱贫村、脱贫户内生动力和自身发展能力,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致富。
在推进脱贫攻坚的进程中,彭水清醒的看到其生态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单一,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亟须加快。县委、县政府决定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利用生态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提高贫困群众参与度和受益率。大力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探索集种养、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路子。
彭水切实抓好产业扶贫这个根本,引导贫困村和贫困群众立足当地资源,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游则游的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积极性,引导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红薯、烤烟、中蜂、食用菌、畜牧等扶贫主导特色产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推进农村特色产业链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全覆盖带动,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帮助贫困乡村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围绕“旅游+”“生态+”等,全县推进二三产业向乡村深度融合,探索建立产业扶贫“五个一”模式,即选准一个好产业、打造一个好龙头、培育一个好市场、创新一个好机制、形成一个好链条。大力扶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深度贫困乡至少有1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每个行政村至少建起了1—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3家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
彭水还在深度贫困乡、村每年用于股权化改革资金不低于3000万元,推行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推动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与贫困人口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广经营权股份合作、土地流转、联户经营、代养代管、订单生产等产业带动模式,组织和动员群众抱团发展,实现主导产业对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贫困农户全覆盖。建立完善了电商网上销售平台,改善发展环境,实现了电商平台服务对深度贫困乡行政村和其他深度贫困村的全覆盖,今年以来,全县农产品实现网络销售1.5亿元。
编辑:波波 责任编辑: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