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置秧盘、添泥、加种……昨日,在惠民街道显林村淇禾农业公司的水稻育秧流水线上,工作人员们正忙着替当地村民育秧,与传统的农田育秧不同,这种新型育秧方式是通过自动化机械完成,既能帮助农民节省时间,还能提高产量。
节约高效 存活率提高30%
挑选种子、消毒、浸种、催芽……这是工厂化育秧的几个基本步骤,记者在育秧现场看到,地上摆满了各类水稻秧苗,几名工作人员正熟练的操作着机器设备,以前,老百姓根本无法想象,水稻育秧也可以机械化操作。
据淇禾农业公司介绍,这种工厂化的育秧技术是一项现代农业工程技术,自去年引进我区以来,已经在惠民、石龙等地试点,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与传统的育秧比起来,这种工厂化的育秧效率更高,从选种到最终育秧完成,只需要20天左右,比以前缩短了10几天,同时,新技术培育的秧苗,可以更好地控制和调节温度,从而减少因气候原因造成的烂秧,秧苗存活率可以提高30%左右,对水稻增产起到很大的作用。
“现在方便了哟,我们啥都不用管,直接等秧苗育好下田。”显林村的张梓富乐呵呵地说到,要在以前,这段时间他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但有了这工厂化育秧,老张只需要坐着等秧苗育好下田就行了。
成本降低 秧苗品质有保障
张书德是惠民街道显林村的村民,他向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进行水稻育秧,首先要买秧苗、育秧盘、育秧膜等原材料,一亩地的花费大概在120元左右,还不算自己的人工费,“这种工厂化育秧,每亩水稻只要105元,还不用自己操心,少了很多麻烦。”张书德说,自己只有1亩多地,他已经提前预订了秧苗,等秧苗育好之后就可以播种了。
同时,采用工厂化育秧还可以避免农药的使用,据淇禾农业公司介绍,在育秧过程中,公司主要使用了微生物菌剂肥料,在保护土壤的同时,还能确保秧苗的品质,再加上温控等系统的调节和营养杯的使用,秧苗生长出来十分茁壮,抗风险能力强,这样生产出来的大米市场价格也提高了。
据区农委介绍,今年,我区将工厂化的育秧方式推广到了惠民、石龙、接龙、安澜等地,水稻工厂化育秧面积达2000余亩,今后还将陆续在全区大面积推广。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