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广州弃婴岛17天收上百弃婴 残疾首报登记未落实

2014-02-20 08:53:07  来源:广州日报

广州首个弃婴岛启用以来,17天接收弃婴已迅速超过100人,这让人民在感受温馨之余也对弃婴数量增加有所担忧,这也反映在广州市人代会的分组讨论中。市人大代表陈凯鸣认为,特殊婴儿首报登记制度本应对弃婴行为带来约束,但因落实不到位难以发挥作用。广州市民政局局长庄悦群表示,建弃婴岛绝非鼓励家长弃婴,弃婴是违法行为,广州也暂没有建立第二个弃婴岛的计划。

代表关注:

首报登记没落实 弃婴少约束

特殊婴儿的问题也在两会会场成为关心的焦点。在广州市人大代表、越秀启智学校校长陈凯鸣看来,弃婴岛是人道的做法,有其必要性,但并不意味着鼓励家长弃婴,而本应约束家长弃婴的首报制度因未能完善落实,没能有效发挥作用。

据民政部门此前公布,弃婴岛接收的弃婴童中,最小的出生仅2天,最大的为5岁。福利院负责人称,周岁孩子对父母已经深刻记忆,被遗弃的经历将对孩子的心灵造成无法弥补的创伤。

记者获悉,广州实行残疾儿童首报登记制度。按照该制度,广州要求残疾儿童在出生后,相关单位要第一时间获取残疾人信息,并将信息加以收集反馈登记,及时为其提供康复救助或者进行康复指导。但陈凯鸣介绍,广州去年和前年连续两年首报数目皆为零,但她不认为这是实际情况的反映。

代表建议:

建社会支持体系减家庭负担

陈凯鸣说,不仅如此,因为没有被首报,使得政府抢救康复性项目效果大打折扣,孩子的康复治疗也浪费太多时间,而早治疗早解决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没有一个家长愿意抛弃自己的孩子”,她说,但特殊儿童的存在,会让整个家庭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这也是必须面对的现实,“有特殊儿童家长就曾经对我说,要是当初把孩子扔掉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身心俱疲”。在她看来,这个困境是一个家庭所无法解决的,这就需要社会对特殊人群有更好的福利保障,对孩子家长有更多的关心。

也有市人大代表介绍外国的做法,他曾在美国见到一个盲童,就在普通学校跟班学习,但在他周围是13个志愿老师负责生活、学习等方面,“有了这些力量的参与,特殊儿童对整个家庭就不会是负担。”这位代表说,建立社会支持体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