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防止城镇化走偏须倚靠重市场之手

2014-02-12 09:30:41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张小洁

一些地方的城镇化念着新词儿还在走着老路。
据媒体报道,江苏常州市很多农民变成城镇居民后只能靠做一些保洁、保安等低层次的工作才能维持生计。近年来,由于城镇化及工厂项目招商力度不大,导致很多城镇化居民一上楼就面临着失业。
此前亦有媒体称,目前城镇化只是上楼,距离人的城镇化还有一段路要走。网民认为,城镇化一再复制房地产先行”“赶农民上楼的故事,皆因政策催长。要避免城镇化走偏,真正落实中央的要求,必须尊重市场规律,让其自然地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目标应去城镇化率,着力于清除劳动力迁移的体制障碍。

故辙难改

据网民行走在孤单的路上所言,村镇已经禁止翻盖旧房,均已经拍照存档,要想娶媳妇,置办新房只有去县城买房,或者买城镇化建起来的空置楼房。变着法逼人上楼,上面的政策到了下面变了味道
网民郭施亮指出,据数据统计,当前我国户籍城镇化水平仅为35.27%,远远低于全球52%的平均水平。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土地城镇化的发展速度相当迅猛。十年间,城市面积扩张超过60%。相反,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即人的城镇化却发展得相对缓慢。
这样的城镇化弊端显而易见。用网民王旭东的话说,在城镇化进程中,如果建设与上楼超速度与加速度,可能会带来高房价及其副产品,就会逆转城镇化的方向,蚕食城镇化的成果。鉴于此,人的城镇化必须实至名归。

政策催长

在一些网民看来,土地城镇化故辙难改皆因政策催长。
职业转变、身份转换以及角色转型,都需依靠经济发展及政策辅助,从就业等角度进行缓慢的人口迁徙。而恰恰是其中的地域转移,可以在强烈的政策导向下实现大跃进式的一步到位网民许一力说,于是,我们看到了城镇化的断层——土地城镇化速度过快,而人口城镇化推进缓慢。特别是在资源有限的背景下,政府越注重土地城镇化,对于能够拉动人口身份、职业转型的产业扶持力度就会越弱,在这种趋势下,人口城镇化的缺口,只能是越来越严重。
网民认为,要避免城镇化重蹈覆辙,必须尊重市场规律,让其自然地发展。
新型城镇化,不能由政府规划出来,而应由市场说了算。人口流动,是跟着工作机会走的。政府修个羊圈,但羊是追逐水草的。网民杨红旭如是写道。

纠偏补弊

网民认为,在实现人的城镇化过程中,政府的目标应去城镇化率,着力于清除劳动力迁移的体制障碍。
网民刘尚希说,城镇化是当前改革发展中的一个焦点问题。在城镇化热与日俱增的情况下,要避免城镇化走偏,真正落实中央的要求,让其自然地发展,必须取消城镇化率指标考核,更不能去每年必须提高多少,政府的目标应去城镇化率,转到城乡就业和创业上来。过去保GDP增长的教训——重数量,轻质量——应当吸取。
网民屈宏斌指出,实现人的城镇化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必须清楚人是跟着就业机会走的,因此一个城市的最优人口规模不是计划出来的。政府应该做的并非规划哪些城市应该有多少人口,而是清除劳动力迁移的体制障碍。网民许一力也表示,现阶段人的城镇化问题,实际上就是现有户籍制度及文化建设等软件配套政策的落实。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