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网讯:又是一年金秋时节,收获的季节寓意着喜悦和幸福。然而,这个时候,家在安徽省望江县赛口镇九华村的胡老汉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一本秋收账,算来算去,都算不出个大名堂。
望江县地处长江中游,属于长江冲积平原地区,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国庆长假期间,在一座普通的农家大院,笔者见到了刚刚卖粮归来的胡老汉。
胡老汉家三个孩子,成家的成家,外嫁的外嫁,都已经变成了城市户口。由于村组实行的是“三十年不变,生不加,死不减”的土地承包责任制,虽然胡老汉家户口本上仅剩老两口,但土地还是五个人的,共5亩水田,1亩旱地。年初的时候,胡老汉又租种了别人的5亩田。由于当地全家外出务工的很多,一些农户的田地都是抛荒,胡老汉租种的田,不需要付租金,只要打个招呼就可以免费耕种。
当笔者问起今年的农业收入时,胡老汉对笔者说了一个数字:“12137。”原来,这就是他家到现在为止,种田的全部收入。
“种了8亩田的水稻,全部是单季,收了1万多斤,留了2000斤的口粮,其余的全部卖了,得了8660元。种了3亩地的棉花,到目前为止,收了700斤左右的棉花,卖了2865元。上半年的3亩多油菜,由于气候不好,油菜减产,就收了400多斤菜籽。留了200斤自家兑油吃,卖了200多斤,共612元。这三样,总共收入12137元。”“收成应该还是可以,但这年头,什么都贵,种田的成本太高了。”胡老汉详细地给笔者列了一下今年的投入:种子840元,其中水稻种子500元,棉花种子300元,油菜种子40元;化肥4200元;农药1105元;水费250元;收割机费用850元。总计投入成本:7245元。
“两相一减,就只有4892元了。下半年,预计还能收到400斤棉花,估计得有1600元左右吧。”胡老汉有点无奈地说。
“为什么不种双季,水稻双季收入不是要高一些吗?”笔者疑惑地问。
“年纪大了,种不动了。以前队上人都在家,还可以给人家换换工,现在种田的都是老人和妇女,想换工也没有人换。你看,队上的这几块田都抛荒着呢。”他指着门前不远处水塘边的几块田对笔者说。
“种田是真不划算,一年到头都得在田里侍候着,还得看老天爷的脸色。累死累活的,就收入几千块钱。幸亏现在的政策好,种田不仅不用缴税,还有粮食补贴,我家得有500多元吧。还有我跟老伴是去年满60岁的,年底还可以领到一笔农村养老保险金,有1320元。”说到这,胡老汉脸上有了一些笑容。
农闲的时候,胡老汉就去周边工地上做工。到目前为止,已经做了60个工,胡老汉预计,到年底的时候,能做上100个工,这样一来,就有9000元钱的收入。
“明年还是要少种一些田,多去工地上做事,最好还是要外出,外面的小工都有110元一天。随便做几个月就顶得上种一年的田。”胡老汉向笔者说出了自己来年的打算。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