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网讯:这几年在豫东某县一些乡镇的机关,出现了工作人员每周只在一、三、五上班的现象,其他两个工作日,他们不必去上班,可在家心安理得地去办私事。
乡镇工作人员上班的天数为啥可以“缩水”?有人来解释:现在农村不收“皇粮”了,不收其他款项了,计划生育也不能天天搞,所以乡镇无大事,职工少出些勤没啥!
乡镇政府是密切联系农民的桥梁,每个乡镇大约有万余户人家四五万人,帮农民致富、替农民维权是乡镇政府的责任,再说乡镇干部都有自己的联系村寨,哪户人家患病无钱治理、谁家的孩子突然辍学、哪个村的道路泥泞难行、哪座小桥断裂不通、农民在粮食生产中还有什么困难……这些关注民生的问题都需要乡镇干部花费时间,深入调查,认真研究,尽快解决,乡镇平时怎能无大事,又怎能误工减劳,一周少干两个工作日呢?
有人这样形容乡镇机关人员上班:“8时点名9时到,不到10时溜了号,下午根本找不到,出勤日干3个钟头的活还算是好的!”
今年党中央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各级党政机关也掀起了学规定改作风的热潮,可这个县在学习整改中咋就没注意一些乡镇的工作人员有少出勤的现象呢?笔者在此向社会发出呼吁,在新的形势下,人民公仆的懒散作风应该彻底转变,乡镇干部每周点三次名,上三天班的事也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党员干部应该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费点时间多到农村走走看看,多为农民排忧解难,带领农民尽快致富,加快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的步伐。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