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片花椒地可以施肥了,下面那块地暂时不要施肥。” 近日,记者在涂井乡沙河村的花椒基地里,看见了在山坡上来回跑动的喻华成,只见他有序指挥着当地村民进行花椒管护。
喻华成是这个花椒基地的老板,也是忠县核桃坝花椒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返乡大规模种植花椒,是一个偶然的机遇。”喻华成告诉记者。
2014年,在返乡创业大潮中,在深圳创业多年的忠县野鹤镇人士喻华成与汝溪镇人士刘波决定回乡创业。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两人发现花椒产业前景广阔,尤其是川渝市场供不应求,于是,他们决定返乡种植花椒。
在外创业,虽然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但两人对种花椒一无所知。没有技术肯定无法发展花椒产业。一番商量后,两人决定到重庆市江津区、垫江县学习花椒种植和管护技术。经过两个月的学习,喻华成和刘波对花椒种植和管护技术已经烂熟于心。
喻华成有一个朋友,曾在涂井乡沙河村建设了1100亩的花椒基地,但因缺乏资金和管护技术,一度面临失败。喻华成实地考察后发现,这些花椒树都栽植在山坡的阳坡或半阳坡,这些地方土壤疏松,很适宜花椒生长,萌生了盘下这个花椒基地的想法。“既能解决朋友眼前的困难,又能满足自己发展花椒产业的需求,何乐而不为?”喻华成说。
不料,在2014年底,因担心花椒产业的发展前景,大部分村民表示不愿意再将土地流转出来。为了向村民证明自己发展花椒产业的决心,在与朋友签订花椒基地转让合同后的第二天,喻华成便与刘波在沙河村住了下来,兑付基地当年所欠村民的务工费和土地流转费。农户看到了他们发展花椒产业的决心,也相信他们的技术,这才同意继续流转自家的土地。
朋友的这个花椒基地因缺乏管护而杂草丛生,花椒树苗死了一大半,喻华成有技术也无法施展开来。他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清除杂草、买回树苗补植,然后精心管护。“当时真的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能力盘活这么大一片花椒林。”回想当年,喻华成表示,既然已经盘下来了,就尽量不要让村民再一次失望。
3年的时间,喻华成和刘波大部分时间吃住在沙河村,每天精心指导村民管护花椒树。2017年,1100亩花椒终于开始试投产。
“去年因为观望市场,花椒摘得晚了点,只采摘了5万多公斤,鲜花椒的批发价卖到了10元/公斤,干花椒100元/公斤,毛收入30余万元。”喻华成说。
经过实践,喻华成也摸清了花椒采摘需要注意的问题:采收花椒一定要用剪刀,直接用手采摘会将花椒油带走,烤干后花椒会呈黑色,且香味不足;用剪刀采收的花椒色泽鲜艳,烤干后呈绿色,且香味扑鼻。
2016年,喻华成的合作社参与股权化改革,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每年给贫困户固定分红,每天固定解决40余名村民就业,每年给村民发放40多万元务工费。
说起未来,喻华成兴奋地表示,花椒基地今年开始小规模投产了,而干花椒的利润更为可观,为此,他们正在修建深加工厂,积极争取冻库项目……“有了这些基础条件后,我们还将继续扩大花椒种植规模。”喻华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