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在忠县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县城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珍惜荣誉 再接再厉 续写忠县精神文明建设新篇章

2018-05-16 09:28:26  来源:忠州日报  作者:赖蛟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同志们:
2017年11月17日,是全县百万人民期盼已久、无比高兴的喜庆日子。这一天,我们忠县被授予第五届“全国文明县城”荣誉称号,我代表全县人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了中央文明委的表彰,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那激动人心的时刻,至今记忆犹新、终身难忘!

我们深知,这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是全县干部群众用6年的心血和汗水换来的,功劳是大家的!荣誉属于全县人民!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就是要为全县人民点赞、为先进集体和个人记功,进一步动员全县上下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续写忠县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市民朋友们、同志们!

为了这块“金字招牌”,全县上下持续奋斗了6年,荣誉来之不易!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座城市的最高荣誉,创建难度最大,竞争最为激烈。创建全国文明县城,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望。从2012年启动,到2015年获得提名,再到2017年创建成功,6年众志成城、不懈奋斗,6年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我们一路攻坚克难,终于获得了这块“金字招牌”!

——我们能够创建成功,得力于全县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在这6年时间里,全县广大人民群众以主人翁的精神状态,响应县委号召,踊跃参与创建,争当文明市民,在大街小巷构筑起一道道亮丽的文明风景线,展现出了忠县人民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实践充分证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广大人民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能够创建成功,得力于上级部门的关怀指导和历届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在这6年时间里,每逢创建的关键节点,中央文明委、市文明委、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的领导都给予我们精心的指导、支持、鼓励和帮助,坚定了我们创建的信心,为我们顺利推进创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力量。已离任的贵忠同志、世明同志,在忠县工作期间加强领导、统筹谋划、强力推进,为成功创建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我谨代表102万忠县人民,向他们表示最真诚的谢意!

——我们能够创建成功,得力于全县广大干部的艰辛努力。在这6年时间里,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城乡社区的广大干部职工和各类志愿者,特别是忠州、白公2个街道的党政干部、社区干部和广大交巡警、城市综合执法队员、环卫工人、市政工人、协勤人员、协管员以及创建办的同志,日晒雨淋不叫苦、走街串巷不喊累、入户上门不嫌烦,日夜兼程、风雨无阻,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对你们的艰辛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市民朋友们、同志们!

珍视这块“金字招牌”,我们探索了许多创新做法,经验弥足珍贵!回顾6年的创建岁月,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之所以能够一次性创建为全国文明县城,根本原因在于:

——我们始终坚持“统筹推进、协调推进”,全面推进五个文明建设。全国文明县城,(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不仅要求精神文明成效显著,而且还要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齐头并进。6年来,特别是县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县委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双特”发展思路,全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得到全面提升,形成了“讲政治、干实事、转作风”的政治生态,形成了“团结一致加油干、沉心静气抓发展”的干事创业氛围,为创建总验收交上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我们始终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持续用力、久久为功。6年来,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咬定青山不放松,发扬“钉钉子”精神,从最基础开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干,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完成一个又一个阶段性任务,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创建成果,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创建目标,最终全面创建成功!

——我们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6年来,我们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政治领导、分类指导、重点督导,统筹协调、分工合作、整体推进,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全力支持、全力参与、全力坚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起了万众一心、共创文明的磅礴力量!

——我们始终坚持“用脚步丈量大地、以实干推动发展”,带动整个社会风气全面向好。6年来,特别是在去年的决战决胜之年,县委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提高执行力”干部作风建设专项整治行动,广大党员干部用脚步走遍城乡楼院、背街小巷,入户进门“看一看、听一听、讲一讲、记一记、劝一劝、帮一帮”,带领农村居民“破除旧观念·致富奔小康”,鼓励城市居民为忠县发展献计出力,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情欢迎,感召了人民群众,带动了人民群众,推动了整个社会风气的整体向好、全面向好、持续向好!

市民朋友们、同志们!

通过这块“金字招牌”,我们看到了美丽风景,忠县的未来值得期待!重庆是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忠县是全市第一个全国文明县城。全国文明县城是对忠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高综合性褒奖,标志着忠县社会文明程度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综合发展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层次,在忠县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我们高兴地看到,市民素质全面提升。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深入人心,市民自觉到垃圾投运站分类投放垃圾,行人自觉等候红绿灯走人行道,车辆自觉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乘客自觉排队乘坐公交车,已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斑马线上一次次温暖的搀扶,社区邻里一个个真诚的微笑,旅游景区一句句礼貌的问候,已成为市民的行动自觉;涌现出了李淑娥、黄一志、郑定祥、吴林香、周泽武等一大批全国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一早一晚健身,周末假日看书,已成为市民的行为习惯;积极出力促发展、热情支持促改革、主动参与促稳定,已成为市民的分内之事。真可谓:文明新风在忠县荡漾!

——我们高兴地看到,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去年,县委通过加快建设“诗意山水·活力港城”特色中等城市和“一兴四美·七彩大地”美丽乡村,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三峡港湾电竞馆现代时尚、激情飞扬,北滨体育公园绿意盎然、活力迸发,滨江小城展现出了一幅幅诗意山水的生态画卷、一道道焕彩生辉的文明风景。无论是居住在县城的市民、返乡的乡亲,还是远道而来的各级领导、投资商和游客,无不感受到我们的城市之美。真可谓:品位城市正在成为现实!

——我们高兴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阔步前进。6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忠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县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我们干成了一批期盼多年的大事难事,建设了一批多年想建而未建的重大工程,引进了一批投资总量大、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的重大项目,完成了一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开放平台加快形成,特色工业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异军突起,古老的忠县大地焕发出了强大生机与活力。去年以来,忠县的GDP增速已连续5个季度领跑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鼓舞了全县人民的士气、提振了全县人民的信心、坚定了全县人民的斗志!真可谓:众志成城,战无不胜!

市民朋友们、同志们!

保持这块“金字招牌”,我们任重道远、不可懈怠,必须越擦越亮!创建成功不容易,长期保持更艰难。我们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功而歇气,要保持创建时的奋斗姿态和精神状态,让这块“金字招牌”永放光芒!

——希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要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深学笃用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开启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新征程,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实施“十项行动方案”,全面提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水平,全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竞相发展、相得益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丰润的道德滋养、良好的文化条件。

——希望广大城市工作者,始终把全国文明县城的高标准变为日常管理的高要求。要把全国文明县城的新高度变为新起点,建立全国文明县城长效保持机制,加快城市基础开发、功能开发、形态开发,推动城市智管、城市细管、城市众管,着力彰显建筑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治理特色,不断释放“诗意山水·活力港城”特色中等城市魅力,确保全国文明县城每年复审取得好成绩、3年后复查再次被确认命名。

——希望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要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深入研究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规律,推进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要关注特殊群体、扩大工作覆盖面,关注基层一线、鼓励基层创造,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融入忠文化的优秀基因,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创建文明机关、文明乡镇(街道)、文明校园、文明企业、文明科室、文明村(社区)、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户,不断提高全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不断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希望广大人民群众,始终把“我是文明的忠县人”作为人生追求和行为准则。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积极参加“忠县要发展·我来出把力”主人翁意识强化活动、“破除旧观念·致富奔小康”教育活动,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提高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严守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提升个人品德,争当道德模范、最美家庭、文明市民,争当忠县发展的志愿者、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

市民朋友们、同志们!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全国文明县城是忠县的希望所在、潜力所在、动力所在!我们相信,在全国文明县城这块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引领下,我们的市民文明程度会越来越高,营商环境会越来越好,对外开放程度会越来越高,城市竞争力会越来越强。未来的忠县值得期待!未来的忠县一定大有希望!忠县人民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