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车坪百年老街面貌。记者 左黎韵 摄
(记者 左黎韵)10月12日,“长征路上奔小康”重庆全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第二小组来到黔江区水市乡。近年来,这儿一直在发展红色高山避暑游,并引入互联网思维,闯出了一条脱贫新路。
水市乡位于黔江西南高盖,距黔江城区50公里,平均海拔1200多米。记者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跋涉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水市乡水车坪红军革命纪念地。虽然裹着厚厚的秋装,但高山地区的气温差已让人感到一丝初冬的寒意。
水车坪红军革命纪念地位于水市乡水市村一组。1914年起,贺龙先后四次来到水车坪,宣传红军革命宗旨。1934年,贺龙率领红三军夜宿水车坪,次日经濯河坝,渡阿蓬江,奔袭彭水县城。那时,水车坪是川东南有名的旱码头,至今老街仍保存有戏楼、三圣宫、四合天井院落等古建筑。
村民黄炳成的外公石琢之是贺龙的结拜兄弟。1914年,贺龙第一次到水车坪宣传革命思想时便与石琢之相识,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二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贺龙后来在石琢之的掩护下逃脱了国民党的追捕。“贺龙离开水车坪后还多次给我外公写信,外公一直以有这样一个兄弟而自豪,在世时,常常向我们讲述贺龙在水车坪的点点滴滴。”黄炳成说。
近年来,水市乡不但因地制宜发展红色高山避暑游,还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其中,闯出了一条旅游脱贫的新路径。
44岁的杨爱华是当地农家乐老板,去年他在市扶贫办搭建的“网上村庄”网络平台上注了册,该平台能以区域为中心,将分散于各乡村的农家乐信息发布于网上,同时提供线下接待服务,将城里的游客带到预定的农家乐。“以前农家乐吸引的都是回头客,自从加入了‘网上村庄’,游客可从网上直接了解信息,更有助于农家乐的推广宣传。去年,‘网上村庄’便为我介绍了100多位客人。”杨爱华说。与此同时,村里的乔巴菌、野生天麻等农特产品也能通过“网上村庄”进行销售,助当地村民增收。
“目前,在水市乡,像杨爱华这样开农家乐的共有100多家。下一步,我们还将投入千万元,全面升级水车坪百年老街,为红色高山游注入新活力。”水市乡乡党委书记喻刚说。
编辑:徐强 责任编辑:孙淑培